奉和上元酺宴应诏

· 杨炯
甲乙遇灾年,周隋送上弦。 妖星六丈出,沴气七重悬。 赤县空无主,苍生欲问天。 龟龙开宝命,云火昭灵庆。 万物睹真人,千秋逢圣政。 祖宗玄泽远,文武休光盛。 大号域中平,皇威天下惊。 参辰昭文物,宇宙浃声名。 汉后三章令,周王五伐兵。 匈奴穷地角,本自远正朔。 骄子起天街,由来亏礼乐。 一衣扫风雨,再战夷屯剥。 清明日月旦,萧索烟云涣。 寒暑既平分,阴阳复贞观。 惟神谐妙物,乃圣符幽赞。 下武发祯祥,平阶属会昌。 金泥封日观,璧水匝明堂。 业盛勋华德,兴包天地皇。 孝思义罔极,易礼光前式。 天焕三辰辉,灵书五云色。 敬时穷发敛,卜代盈千亿。 五纬聚华轩,重光入望园。 公卿论至道,天子拜昌言。 雷解初开出,星空即便元。 瑶台凉景荐,银阙秋阴遍。 百戏骋鱼龙,千门壮宫殿。 深仁洽蛮徼,恺乐周寰县。 宣室召群臣,明庭礼百神。 仰德还符日,沾恩更似春。 襄城非牧竖,楚国有巴人。
拼音
杨炯

杨炯

杨炯,华州华阴(今陕西华阴市)人,唐代诗人。唐初文坛“四杰”之一。他自幼聪明好学,博涉经传,尤爱学诗词。唐高宗显庆四年(659),他10岁应神童试登第,待制弘文馆。上元三年(676),再应制举试及第,补授校书郎。永淳元年(682),中书侍郎薛元超推荐他为弘文馆学士,后迁太子詹事司直。684年,武则天连废中宗、睿宗,自己临朝称制。徐敬业在扬州起兵反对武则天,杨炯的堂弟杨神让跟随徐敬业讨伐武则天执政,结果兵败被杀。杨炯由此事受到牵连,大约在685年被贬为梓州司法参军。秩满后,于天授元年回到洛阳,在司艺馆任教。天授三年(692)七月十五日,洛阳宫中拿出盂兰盆分送佛寺,武则天与群臣在洛阳城门楼上观赏,杨炯立即写成《盂兰盆赋》一篇,进献给武则天,极力歌颂武则天的周王朝,并希望武则天“任贤相,淳风俗,远佞人,措刑狱,省游宴,披图策,捐珠玑,宝菽粟”等成为帝王的风范。大约当年,杨炯调任盈川县令。他在盈川大约三年多时间,卒于任所。后归葬于洛阳。705年,中宗复位,曾追赠他为著作郎。因此后人称他为“杨盈川”。 ► 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