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潼关

地形盘屈带河流,景气澄明是胜游。 十里晓鸡关树暗,一行寒雁陇云愁。 片时无事溪泉好,尽日凝眸岳色秋。 麈尾角巾应旷望,更嗟芳霭隔秦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潼关:古代著名关隘,位于今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北,是古代军事要塞。
  • 盘屈:曲折环绕。
  • 景气:景色和气候。
  • 澄明:清澈明亮。
  • 胜游:美好的游览。
  • 陇云:陇山的云,陇山在今陕西省和甘肃省交界处。
  • 麈尾角巾:麈尾是古代文人雅士手持的拂尘,角巾是古代士人的头巾,这里指代文人的装束。
  • 旷望:远望。
  • 芳霭:芳香的雾气。
  • 秦楼:秦地的楼阁,这里泛指远方的楼阁。

翻译

地势曲折环绕着河流,景色和气候清澈明亮,是游览的好去处。 十里之外的晓鸡鸣叫,关隘的树木显得暗淡,一行寒雁飞过陇山的云,令人感到忧愁。 片刻间无事,溪泉显得格外美好,整日凝视着山色,秋意渐浓。 手持麈尾,头戴角巾,应该远望,更让人叹息芳香的雾气隔绝了远方的秦楼。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过潼关时的所见所感。诗中,“地形盘屈带河流”一句,既描绘了潼关的地理特征,又隐喻了旅途的曲折。后文通过对“十里晓鸡”、“一行寒雁”等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旅途中的孤寂与忧愁。诗的结尾,诗人以“麈尾角巾”自喻,表达了对远方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温庭筠诗歌的独特魅力。

温庭筠

温庭筠

温庭筠,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 39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