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空濠(háo):形容水面宽广,空旷。
- 槎(chá):木筏。
- 牧竖:放牧的小孩。
- 樵翁:砍柴的老人。
- 昕夕:早晚。
- 取履:指求学或求教。
- 相如:指司马相如,西汉文学家。
- 题柱:相传司马相如经过成都升仙桥时,曾在桥柱上题字,表示不乘高车驷马不过此桥,后来用以比喻立志求取功名。
翻译
春天,宽广的水面上烟雾缭绕,木筏横渡水面,水位上涨了数尺。放牧的小孩和砍柴的老人,从早到晚频繁地来来往往。难道没有人求学或求教吗?但像司马相如那样立志求取功名的人却不再题字于桥柱。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春天早晨的宁静景象,通过“空濠春水生”和“数尺横槎渡”展现了水面的宽广和渡船的景象。诗中“牧竖与樵翁,昕夕纷来去”描绘了乡村生活的日常,而“取履岂无人,相如不题柱”则表达了作者对求学立志的思考,暗示了虽然有人求学,但像司马相如那样立志高远的人却不多见。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作者对时代风气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