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大洪

少年屯牧海门西,望断天涯思欲迷。 稼穑已占时岁稔,梦魂多傍瘴岚飞。 幽窗忆汝惟敲句,驿路逢人问转期。 漫说归帆淹广海,芙蓉秋水不胜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屯牧:驻守边疆,管理牧场。
  • 海门:地名,指海边。
  • 稼穑:农事,指耕种和收获。
  • :丰收。
  • 瘴岚:瘴气,指热带或亚热带山林中的湿热空气,古人认为是瘴疠的病源。
  • 幽窗:昏暗的窗户,指在室内静思。
  • 敲句:推敲诗句,指写诗。
  • 驿路:古代的邮路,供传递文书和官员往来之用。
  • 归帆:回家的船。
  • 芙蓉:荷花。

翻译

年少时驻守在海门西边的牧场,望着遥远的天际,思绪迷茫。 农事预示着年岁的丰收,而我的梦境却常伴随着瘴气飘荡。 在昏暗的窗前,我只能通过推敲诗句来回忆你, 在驿路上遇到人,我总是询问你归来的日期。 不要说回家的船只在广海耽搁, 秋水中的荷花,却让我感到无尽的悲伤。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深切思念和无法归家的悲伤。诗中,“海门西”、“天涯”等词语描绘了诗人遥远的驻地和无尽的思念,“稼穑”、“稔”则反映了诗人对家乡丰收的期盼。后两句通过“幽窗敲句”和“驿路问期”具体展现了诗人的孤独和渴望。结尾的“芙蓉秋水不胜悲”以景结情,将诗人的悲伤情感推向高潮,荷花与秋水的意象更是增添了诗意的深远和情感的绵长。

张嗣纲

张嗣纲,字效忠。清远人。少怀大志,及长,闭户潜修,于经史外,更习《六韬》《三略》。明神宗万历十六年(一五八八)、二十二年(一五九四)、二十五年(一五九七)连中三榜武魁。按例,官拜新安南头参将,年八十有五而卒。有《戈馀诗草》二卷。事见民国《清远县志》卷一〇。 ► 2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