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马文璧秋林晚眺图

· 张萱
萧疏古木两三株,剩水残山自一区。 閒却茅亭留落日,不知秋色恼人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萧疏:稀疏、稀少。
  • 剩水残山:形容景色荒凉,只剩下残破的水域和山丘。
  • 閒却:闲置,空闲。
  • 茅亭:用茅草搭建的亭子。
  • 恼人:使人感到烦恼或不适。

翻译

稀疏地立着两三株古树,周围是残破的水域和山丘。 茅草亭子空闲着,落日余晖静静停留,不知这秋色是否会让人感到烦恼。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一幅秋日傍晚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深刻感受。诗中“萧疏古木”与“剩水残山”共同营造出一种荒凉而宁静的氛围,而“閒却茅亭留落日”则进一步以茅亭和落日为元素,增添了画面的静谧美。最后一句“不知秋色恼人无”以问句形式出现,既表达了对秋色的欣赏,又隐含了对自然变化无常的感慨,使诗歌意境更加深远。

张萱

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德晖,号颐拙。弘治十五年进士。官至湖广布政司参议,主粮储。立法禁处侵尅等积弊,忤巡抚意,遂引疾致仕。 ► 15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