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四弟卜筑夷门

昔年山穴隐封茔,此日高栖彩凤城。 策画未工田舍计,贻谋惟善子孙营。 须知卜筑如灵宝,更忆围园似邵平。 老去只愁风土恶,早迁仁里乐吾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封茔(fēng yíng):指坟墓。
  • 彩凤城:比喻美丽繁华的城市。
  • 策画:计划,谋划。
  • 贻谋:遗留给子孙的计谋。
  • 卜筑:选择地点建造房屋。
  • 灵宝:指风水宝地。
  • 邵平:古代传说中的人物,以种瓜闻名,其瓜园被视为富饶之地。
  • 仁里:指仁德之地,也指美好的居住环境。

翻译

昔日隐居山穴,守着坟墓,如今高居繁华都市,如彩凤栖息。 虽计划未尽完善,田舍之计尚需筹谋,但留给子孙的计谋却是良善。 选择建房之地,如同寻找灵宝,回忆中的园子,宛如邵平的瓜园。 年老之时,只忧虑风土不佳,早早迁居仁德之地,享受生活之乐。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过去隐居生活的回忆和对现在居住环境的满意。诗中,“封茔”与“彩凤城”形成对比,展现了从幽静到繁华的转变。诗人虽对田舍之计有所遗憾,但对子孙的未来充满希望。末句强调了对美好居住环境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张嗣纲

张嗣纲,字效忠。清远人。少怀大志,及长,闭户潜修,于经史外,更习《六韬》《三略》。明神宗万历十六年(一五八八)、二十二年(一五九四)、二十五年(一五九七)连中三榜武魁。按例,官拜新安南头参将,年八十有五而卒。有《戈馀诗草》二卷。事见民国《清远县志》卷一〇。 ► 2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