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木竹石图唐解元最得意笔也图以自况诗以自悲余每展其图辄咏其诗不胜身世之感故复悲其意用其韵而赓和之

· 张萱
不充巨室材,不作明堂器。 顽碧与枯株,斤凿何由至。 晚节托此君,养我浩然气。 吾道贵知希,勿洒穷途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巨室:大户人家。
  • 明堂:古代帝王宣明政教的地方,这里指重要的场所或用途。
  • 斤凿:斧头和凿子,这里指被砍伐或雕琢。
  • 晚节:晚年。
  • 浩然气:正大刚直之气。
  • 知希:知音稀少。
  • 穷途涕:因穷途末路而流的泪水。

翻译

这棵树不是大户人家所需要的材料,也不是明堂中重要的器物。它只是一块顽石和枯萎的树干,斧头和凿子又怎么会来雕琢它呢?晚年我托身于此,养我那正大刚直之气。我的道路贵在知音稀少,不要因穷途末路而流泪。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枯木竹石的比喻,表达了作者对于自身境遇的感慨。诗中,“不充巨室材,不作明堂器”直接表明了作者自认为不被重用的境地,而“顽碧与枯株,斤凿何由至”则进一步以枯木竹石自比,暗示了自己不被雕琢、不被赏识的命运。后两句“晚节托此君,养我浩然气”则展现了作者在晚年依然坚守正直之气,不因境遇而改变初衷。最后,“吾道贵知希,勿洒穷途涕”则是对世人的劝诫,也是对自身命运的豁达接受,表达了作者在逆境中依然保持高洁情操的坚定信念。

张萱

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德晖,号颐拙。弘治十五年进士。官至湖广布政司参议,主粮储。立法禁处侵尅等积弊,忤巡抚意,遂引疾致仕。 ► 15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