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欲寻读书社旧盟者余因追悼陈景文及亡孙堪赋此答之
胡然声气昔相求,忽尔参商不自由。
莫遣交情如断梗,请看物态总浮沤。
埳蛙穴鼠缘何事,溪虱藩蝇尚未休。
为忆孙枝凋玉树,更怜宿草满荒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胡然:为何,为什么。
- 声气:声音和气息,这里指志趣和情感。
- 参商:参星和商星,两者在天空中不同时出现,比喻双方隔绝或不和睦。
- 断梗:折断的草梗,比喻关系疏远或不牢固。
- 物态:事物的状态或形态。
- 浮沤:水面上漂浮的泡沫,比喻短暂无常。
- 埳蛙:井底之蛙,比喻见识短浅的人。
- 穴鼠:在洞穴中生活的老鼠,比喻隐居或不问世事的人。
- 溪虱:溪流中的虱子,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
- 藩蝇:围绕篱笆飞舞的苍蝇,比喻琐碎无用的事物。
- 孙枝:孙子的枝叶,比喻后代。
- 凋玉树:比喻美好的事物或人才的凋零。
- 宿草:经年的草,比喻坟墓上的草。
- 荒丘:荒凉的土丘,多指坟墓。
翻译
为何我们曾经志趣相投,如今却像参星和商星一样无法自由相见? 不要让我们的友情像折断的草梗一样脆弱,请看世间万物都是短暂无常的泡沫。 井底之蛙和洞穴中的老鼠,它们的行为有何意义?溪流中的虱子和围绕篱笆的苍蝇,它们的纷扰还未停止。 为了回忆我那已故的孙子,他的才华如同凋零的玉树,更令人哀怜的是,他的坟墓上已经长满了经年的草。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过去友情的怀念和对逝去亲人的哀悼。诗中,“声气昔相求”与“参商不自由”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的无奈。通过“断梗”、“浮沤”等比喻,诗人深刻描绘了友情的脆弱和世事的无常。后两句以“埳蛙穴鼠”和“溪虱藩蝇”为喻,讽刺了那些目光短浅、琐碎无益的行为。最后,诗人以“孙枝凋玉树”和“宿草满荒丘”寄托了对亡孙的深切思念和无尽哀伤,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张萱的其他作品
- 《 枯木竹石图唐解元最得意笔也图以自况诗以自悲余每展其图辄咏其诗不胜身世之感故复悲其意用其韵而赓和之 》 —— [ 明 ] 张萱
- 《 园居六十章 》 —— [ 明 ] 张萱
- 《 圣人出 》 —— [ 明 ] 张萱
- 《 自护城驿驰张桥时大雨雪舆从多冻人过响马铺市酒脯慰劳之遂止宿焉因歌苹泽之诗获我心矣偶成二律明日乃行则春二月朔也 》 —— [ 明 ] 张萱
- 《 园居六十章 》 —— [ 明 ] 张萱
- 《 吴兴闵谏廷来游罗浮以宝安尹用平同人书至与邓观察玄度皆损诗贻之且见讯西园公此游当不落莫矣余方苦目眚谏廷工鼓琴又以医名因问谏廷此白眼老子不知两瞳亦可方否若峨峨洋洋之音西园公尚能观之请舍石室不必更寻稷丘公也 》 —— [ 明 ] 张萱
- 《 谒贺郡大父清白龙公 》 —— [ 明 ] 张萱
- 《 陈集生太史以诸将诗五章见贻次来韵赋答 》 —— [ 明 ] 张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