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古和陈惟寅韵三首

海门潮不至,昱岭掩空关。 龙随白雁去,何时复南还。 萧萧禁中树,尽为樵牧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海门:指海口,出海口。
  • 昱岭:山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指某个具有特定历史或地理意义的岭。
  • 白雁:古代传说中的神鸟,常用来象征吉祥或变迁。
  • 禁中:皇宫内。
  • 樵牧:指砍柴和放牧的人。

翻译

海口潮水不再涌来,昱岭遮蔽了空旷的关隘。 龙随着白雁离去,何时才能再次南归? 皇宫内萧瑟的树木,如今都成了樵夫和牧童攀折的对象。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海门潮水的消退和昱岭关隘的空旷,表达了对往昔繁华的怀念和对变迁的感慨。诗中“龙随白雁去”寓意着吉祥与变迁的不可逆转,而“萧萧禁中树,尽为樵牧攀”则进一步以皇宫内树木的凋零,象征了昔日辉煌的消逝。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历史变迁的深刻反思。

陈秀民

元温州人,一作嘉兴人,字庶子。博学善书。为武冈城步巡检,知常熟州。历江浙行中书省参知政事、翰林学士。有《寄情稿)。 ► 4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