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往

· 徐贲
忆昔始结发,相期终暮年。 宁知当壮时,中路忽弃捐。 春芳每增恨,秋月复娟娟。 嗟我客异乡,尔魂落夜泉。 儿生缺抚育,赖有兄嫂怜。 今夕已及期,一念一涕涟。 展转不能寐,起坐馀灯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结发:古代成婚之夕,男左女右共髻束发,后称原配为结发夫妻。
  • 终暮年:晚年,一生之末。
  • 弃捐:抛弃,此指死亡。
  • 娟娟:美好的样子。
  • :叹词,表示忧伤。
  • 异乡:他乡,外地。
  • 夜泉:黄泉,阴间。
  • 及期:到了约定的期限或时间。
  • 涕涟:泪流不断的样子。
  • 展转:翻来覆去,不能安睡。
  • :入睡。

翻译

回忆当初我们结为夫妻,曾相约共度晚年。 谁料正当壮年时,你却中途离我而去。 春天的花开每每增添我的恨意,秋天的月亮依旧美好。 我叹息自己客居他乡,而你的灵魂已落入夜间的黄泉。 孩子出生后缺少母亲的抚育,幸好有兄嫂的怜爱。 今夜已到了约定的期限,每一念及你,泪水便止不住地流。 我辗转反侧,无法入睡,起身坐在残灯前。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亡妻的深切怀念和无尽哀思。诗中,“忆昔始结发,相期终暮年”展现了夫妻间的美好约定,而“宁知当壮时,中路忽弃捐”则突显了命运的无常和诗人的悲痛。后文通过春花秋月的对比,以及对异乡和夜泉的描绘,进一步加深了诗人的孤独和绝望。结尾处的“展转不能寐,起坐馀灯前”则生动地刻画了诗人因思念亡妻而夜不能寐的凄凉情景。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读来令人动容。

徐贲

元明间苏州府长洲人,字幼文,号北郭生。工诗善画。为十才子之一,又与高启、杨基、张羽合称吴中四杰。元末为张士诚掾属。张氏亡,谪临濠。洪武二年放归。后授给事中,改御史,巡按广东。官至河南左布政使。以征洮岷军过境,犒劳不时,下狱死。有《北郭集》。 ► 6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