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戴山

· 徐贲
平田渺空旷,孤岗忽高峙。 新松荫其巅,白石缭其趾。 初登若崭绝,稍上乃如砥。 严风荡高寒,微月中霄起。 亭亭日晷侧,肃肃征鸿驶。 南招天目云,北览具区水。 比来局羁绊,游遨喜兹始。 同心良可重,欢言得佳士。 非惟外累遗,沉忧亦成委。 薄暮聊旋归,馀兴会留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崭绝(zhǎn jué):形容山势陡峭。
  • (dǐ):平坦的石头,这里比喻山路平坦。
  • 严风:刺骨的寒风。
  • 微月:微弱的月光。
  • 中霄:半夜。
  • 日晷(rì guǐ):古代用来观测日影以定时刻的仪器,这里指日影。
  • 征鸿:远行的鸿雁。
  • 具区:古代地名,指太湖。
  • 比来:近来。
  • 局羁绊:受到束缚,不得自由。
  • 游遨:游玩。
  • 同心:志同道合。
  • 外累遗:摆脱了外界的烦扰。
  • 沉忧:深重的忧愁。
  • 旋归:返回。

翻译

平坦的田野辽阔无垠,孤独的山岗突然高高耸立。 新松树的阴影覆盖山顶,白色的石头环绕山脚。 起初登山感觉陡峭险峻,稍往上走山路变得平坦如砥。 刺骨的寒风在高处激荡,微弱的月光在半夜升起。 日影在旁边静静地移动,远行的鸿雁迅速飞过。 向南招来天目山的云雾,向北俯瞰具区的湖水。 近来一直被束缚,现在终于可以开始游玩,感到非常高兴。 与志同道合的朋友相聚,实在值得珍惜,愉快地交谈着。 不仅摆脱了外界的烦扰,深重的忧愁也得以排解。 傍晚时分,我聊以返回,但余下的兴致仍留在此地。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登高远眺的情景,通过对比平田与孤岗、新松与白石,生动地勾勒出一幅山野风光图。诗中“严风荡高寒,微月中霄起”一句,以寒风和微月为背景,烘托出夜晚的宁静与高远。后文表达了诗人摆脱束缚、与友共游的喜悦,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留恋。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徐贲

元明间苏州府长洲人,字幼文,号北郭生。工诗善画。为十才子之一,又与高启、杨基、张羽合称吴中四杰。元末为张士诚掾属。张氏亡,谪临濠。洪武二年放归。后授给事中,改御史,巡按广东。官至河南左布政使。以征洮岷军过境,犒劳不时,下狱死。有《北郭集》。 ► 6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