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故枢密西夏迈公
迈公西夏英,价重双白珙。
早年气骨爽,已睹毛发耸。
读书敏前哲,下笔脱荒茸。
鳌头报奇捷,书上天赐宠。
初为录事长,政治不惮冗。
德孚岛民服,势屈苗獠恐。
奸邪循轨辙,肯使驾马覂。
粤洞蛮失调,盗起猬毛氄。
时公守团练,士来若泉涌。
储材无大小,宁论梁与栱。
馈饷籍民给,车辆再三軵。
非关威力加,雅望素承奉。
大旗建高义,所指无不竦。
行安牧溪变,坐息暨阳詾。
馀民地旋复,降敌道争拥。
东州冠百越,倚公丘山重。
世乏大将才,今见儒者勇。
两府鹗交飞,升转檄屡捧。
孰知孽臣谋,阴党三从臾。
仓皇朱亥椎,祸及不旋种。
天将昌群丑,坏此长城巩。
一军失光彩,众庶尽躄踊。
独幸子获存,拭目茂先种。
姓名空竹帛,勋业付丘陇。
嵯峨会稽山,碑石立孤冢。
英风朝夕兴,落落松柏拱。
我来吊遗烈,泪下不可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枢密:古代官名,掌管国家机密。
- 西夏:古代国名,位于今中国西北部。
- 迈公:指诗中的主人公,西夏的英才。
- 白珙:美玉,比喻人才。
- 录事长:古代官职,负责文书工作。
- 政治:指治理国家的事务。
- 岛民:指居住在岛屿上的人民。
- 苗獠:古代对苗族的称呼。
- 轨辙:比喻常规或法则。
- 粤洞蛮:指居住在广东一带的少数民族。
- 猬毛氄:比喻盗贼众多。
- 团练:古代地方武装组织。
- 馈饷:供给军队的粮食。
- 雅望:美好的声望。
- 大旗:比喻领导或指挥。
- 牧溪:地名,可能指某次战役的地点。
- 暨阳:地名,同上。
- 东州:指东部地区。
- 百越:古代对南方各民族的总称。
- 鹗交飞:比喻人才聚集。
- 檄:古代用于征召或声讨的文书。
- 朱亥椎:比喻突然的打击。
- 长城巩:比喻国家的坚固防线。
- 躄踊:悲痛至极的样子。
- 竹帛:古代书写材料,比喻记载。
- 丘陇:坟墓。
- 会稽山:山名,位于今浙江省。
- 松柏拱:比喻墓地周围的松柏树。
翻译
迈公是西夏的英才,其价值重于双白珙。早年气骨清爽,已见其毛发耸立。读书敏捷超越前哲,下笔即脱去荒芜。鳌头报捷,书上得天赐宠。初任录事长,治理国家不畏繁冗。德行使岛民信服,势力使苗獠畏惧。奸邪遵循法则,不容驾马偏离。粤洞蛮族失序,盗贼如猬毛般众多。当时迈公守团练,士卒如泉水般涌来。储备人才不论大小,宁论梁与栱。供给军队的粮食依赖民力,车辆再三推动。并非关乎威力,而是雅望素来承奉。大旗建立高义,所指之处无不敬畏。行安牧溪变,坐息暨阳詾。余民地旋即恢复,降敌道路争相拥护。东州冠绝百越,倚赖迈公如丘山重。世上缺乏大将之才,如今见儒者之勇。两府鹗交飞,升转檄屡捧。谁知孽臣阴谋,阴党三从臾。仓皇朱亥椎,祸及不旋种。天将昌群丑,坏此长城巩。一军失光彩,众庶尽躄踊。独幸子获存,拭目茂先种。姓名空竹帛,勋业付丘陇。嵯峨会稽山,碑石立孤冢。英风朝夕兴,落落松柏拱。我来吊遗烈,泪下不可壅。
赏析
这首作品哀悼了西夏的英才迈公,赞颂了他的才华、勇气和政治成就。诗中通过对比迈公的早年与晚年的境遇,表达了对他的深切怀念和对国家失去英才的悲痛。诗人通过对迈公生平的回顾,展现了他为国家所做的贡献,以及他在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最后,诗人以会稽山的孤冢和松柏,象征迈公的不朽英名,表达了对他的无尽哀思。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是对一位伟大人物的深情悼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