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葛仙翁移家图
典午中衰乱人纪,诸藩搆隙兵戈里。
江左名贤各有图,先生抱朴徵不起。
先生好学得异书,九丹妙得玄中理。
紫髯绿发丰姿秀,萧然自是烟霞士。
当时入洛不论功,荣利弃之如敝屣。
求丹愿作勾漏令,便挈全家度交趾。
南行适逢邓广州,一留罗浮遂终此。
坛上时看药灶光,井中犹是丹砂水。
暂将劲翮戢鹪鴳,蹑景追风岂能已。
先生丹成骨已仙,独见文章在青史。
龙眠居士真好奇,貌作新图宛相似。
先生自骑黄鹿行,僮仆提携子侄倚。
药瓢茶磨家具足,前驱牛骡后厖豕。
乃知粉墨幻人化,干淡点缀无不美。
今日玉堂雪初霁,展卷令我心神喜。
特为题诗继后尘,再拜高风仰千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典午:指晋朝。典,掌管;午,在十二生肖中对应马,故“典午”暗指司马氏掌权的晋朝。
- 搆隙:制造裂痕,指挑起争端。
- 九丹:古代道家炼制的九种丹药,传说能使人长生不老。
- 紫髯绿发:形容人的容貌特征,紫色的胡须和绿色的头发,这里可能指葛仙翁的异于常人之处。
- 敝屣:破旧的鞋子,比喻不值得珍惜的东西。
- 勾漏令:古代官职名,这里指葛仙翁因求丹而担任的官职。
- 交趾:古代地名,大致位于今越南北部。
- 罗浮:山名,位于今广东省,古代道教名山。
- 药灶:炼丹用的炉灶。
- 丹砂水:炼丹时产生的液体。
- 鹪鴳:小鸟,比喻平凡的生活。
- 蹑景追风:形容行动迅速,追逐日影和风。
- 龙眠居士:指画家李公麟,号龙眠居士。
- 粉墨:指绘画用的颜料。
- 干淡点缀:指绘画中简洁而精致的点缀。
- 玉堂:指翰林院,这里指作者所在的地方。
- 雪初霁:雪后初晴。
- 高风:高尚的风范。
- 千祀:千年。
翻译
晋朝中衰,人纪混乱,诸藩之间因争端而兵戈相见。江左的名贤各有图谋,而先生(葛仙翁)却抱朴守真,不应征召。先生好学,得到异书,精通九丹之术,掌握了玄妙的炼丹之理。他紫髯绿发,丰姿秀丽,萧然自得,如同烟霞中的仙人。当时入洛(洛阳)不求功名,视荣利如敝屣。为了求丹,愿作勾漏令,便带着全家前往交趾。南行途中遇到邓广州,便留在罗浮山,最终在此终老。坛上时常看到药灶的光芒,井中仍是丹砂水。暂时收敛劲翮,过着平凡的生活,但内心追逐日影和风的志向未曾停止。先生丹成后,其骨已成仙,唯有文章留存青史。龙眠居士(李公麟)真是好奇,画出了这幅新图,宛如真实。先生自骑黄鹿行走,僮仆提携子侄,携带着药瓢茶磨等家具,前有牛骡,后有厖豕。这幅画粉墨幻化,干淡点缀无不美。今日玉堂雪后初晴,我展卷观赏,心中欢喜。特为此题诗,继后尘,再拜高风,仰望千年。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葛仙翁的生平及其追求仙道的故事,通过对其形象的刻画和事迹的叙述,展现了其超脱世俗、追求长生不老的精神境界。诗中运用了许多道教术语和典故,如“九丹”、“药灶”、“丹砂水”等,增强了诗歌的神秘色彩和艺术魅力。同时,通过对葛仙翁形象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高尚风范的向往和敬仰。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元代诗歌的独特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