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别亲友

· 陈孚
停君汉水浮鸭之翠杓,听我峄山栖鸾之绿桐。男儿拂衣出门去,龙泉三尺光如虹。 君不见磻溪鹤发钓鱼者,偶掷渔竿来牧野。白旄麾开炮烙烟,桓圭朱芾侯青社。 又不见南阳卧龙人不识,一朝佐汉坐很石。羽扇轻摇蛇鸟惊,火精焰焰天西极。 旗亭四月柳如蓝,紫骝嘶风黄金骖。岂无叩牛歌,亦有扪虱谈。 天生巉岩崒嵂骨,蒿莱槁死谁能甘。我欲登泰山,扶筇款天关。 东溟若木如可攀,手弄日月青云间。我欲渡黄河,赤脚凌秋波。 水仙楼阁银嵯峨,径叱海若笞蛟鼍。停君翠杓,听我绿桐。 真人开天,六合同风。驺虞凤凰,飞舞镐宫。有线五色,献于重瞳。 补舜衣裳,山龙华虫。虎豹九关兮不可以达,吾则脱冠归来兮丹丘之青峰。 长揖二三子,目送西征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翠杓(cuì sháo):翠绿色的勺子,这里比喻酒器。
  • 峄山(yì shān):山名,在今山东省邹城市东南。
  • 栖鸾(qī luán):栖息的凤凰,比喻美好的音乐。
  • 龙泉(lóng quán):宝剑名,泛指宝剑。
  • 光如虹(guāng rú hóng):形容剑光闪烁,如同彩虹。
  • 磻溪(pán xī):地名,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南,传说姜太公曾在此钓鱼。
  • 鹤发(hè fà):白发,形容年老。
  • 渔竿(yú gān):钓鱼用的竿子。
  • 牧野(mù yě):地名,在今河南省新乡市北部,周武王曾在此击败商纣王。
  • 白旄(bái máo):古代军旗的一种,以白色旄牛尾装饰。
  • 桓圭(huán guī):古代帝王赐给诸侯的玉器,象征权力。
  • 朱芾(zhū fú):红色的蔽膝,古代贵族的服饰。
  • 青社(qīng shè):古代祭祀东方土神的地方,也指东方。
  • 南阳卧龙(nán yáng wò lóng):指诸葛亮,因其隐居南阳,被称为卧龙。
  • 很石(hěn shí):坚硬的石头,这里指诸葛亮的座位。
  • 羽扇(yǔ shàn):用羽毛制成的扇子,诸葛亮的标志性物品。
  • 蛇鸟(shé niǎo):传说中的神鸟,比喻诸葛亮的智谋。
  • 火精(huǒ jīng):指太阳,比喻诸葛亮的威势。
  • 紫骝(zǐ liú):紫色的骏马。
  • 黄金骖(huáng jīn cān):金色的马匹,骖指驾车的马。
  • 叩牛歌(kòu niú gē):敲打牛角唱的歌,比喻豪放不羁的行为。
  • 扪虱谈(mén shī tán):摸着虱子谈话,形容谈话随意。
  • 巉岩崒嵂(chán yán zú lǜ):形容山势险峻。
  • 蒿莱(hāo lái):野草,比喻平凡的生活。
  • 扶筇(fú qióng):拄着竹杖。
  • 款天关(kuǎn tiān guān):叩开天门。
  • 东溟(dōng míng):东海。
  • 若木(ruò mù):神话中的树名,生长在日落之处。
  • 水仙楼阁(shuǐ xiān lóu gé):神话中水神居住的楼阁。
  • 银嵯峨(yín cuó é):形容楼阁银光闪闪,高耸壮观。
  • 海若(hǎi ruò):海神名。
  • 笞蛟鼍(chī jiāo tuó):鞭打蛟龙和鼍龙,比喻征服水中的怪物。
  • 驺虞(zōu yú):传说中的仁兽。
  • 镐宫(hào gōng):周朝的宫殿名。
  • 重瞳(chóng tóng):传说中帝王的一种异相,眼睛有两个瞳孔。
  • 山龙华虫(shān lóng huá chóng):古代帝王服饰上的图案。
  • 九关(jiǔ guān):指天宫的九道门。
  • 丹丘(dān qiū):神话中的仙山。
  • 西征鸿(xī zhēng hóng):向西飞去的鸿雁,比喻远行的朋友。

翻译

放下你手中那翠绿色的酒勺,听我弹奏峄山上栖息凤凰的绿桐琴。男子汉挥袖出门远行,手持三尺龙泉宝剑,剑光如彩虹般闪耀。

你没看见磻溪那位白发苍苍的钓鱼老人吗?他偶然抛下渔竿,便来到牧野指挥大军。白旄挥动,驱散了炮烙的烟雾,手持桓圭,身着朱芾,成为青社的诸侯。

又或者你没见过南阳那位卧龙诸葛亮吗?人们起初不认识他,一旦他辅佐汉朝,便稳坐坚硬的石头上。羽扇轻摇,蛇鸟惊飞,火精般的威势照亮了天西极。

四月的旗亭旁柳树如蓝,紫骝马和黄金骖马嘶风奔驰。岂能没有敲打牛角唱的歌,也有摸着虱子随意的谈话。

天生我这险峻山峰般的骨格,怎能甘心在野草中枯萎死去。我想要登上泰山,拄着竹杖敲开天门。东方的若木树若能攀登,我愿手弄日月,置身青云之间。

我想要渡过黄河,赤脚踩过秋天的波浪。水仙的楼阁银光闪闪,高耸壮观,我径直叱责海神,鞭打蛟龙和鼍龙。放下你的翠勺,听我弹奏绿桐。

真人开天,六合同风。驺虞和凤凰,飞舞在镐宫之中。我有五彩的线,献给重瞳的帝王。补缀舜帝的衣裳,绣上山龙和华虫的图案。

虎豹守卫的九关无法通过,我便脱下冠冕,回到丹丘的青峰。长揖告别诸位,目送西征的鸿雁。

赏析

这首作品以豪放的笔触描绘了男儿壮志凌云的形象,通过对历史英雄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冒险和功业的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神话传说和历史典故,如磻溪钓鱼、南阳卧龙等,展现了诗人广博的知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诗中的意象雄浑壮丽,如“龙泉三尺光如虹”、“手弄日月青云间”,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宇宙的敬畏与探索。整首诗语言华丽,情感激昂,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陈孚

元台州临海人,字刚中,号勿斋。幼颖悟。世祖时以布衣上《大一统赋》,署为上蔡书院山长,调翰林国史院编修,摄礼部郎中,随梁曾使安南,还授翰林待制。遭廷臣嫉忌,出为建德路总管府治中。历迁衢州、台州两路,所至多善政。卒谥文惠。年六十四。天材过人,性任侠不羁,诗文不事雕。有《观光稿》、《交州稿》和《玉堂稿》。 ► 29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