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女秋

· 陈普
阳台春梦逐浮云,灯影西风独闭门。 一点清心霜六月,半帘红叶雨黄昏。 守符终古渐台水,坠血经今金谷园。 何事文君无雅操,琴声一动便思奔。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阳台:指男女欢会之所。
  • 春梦:比喻美好而虚幻的梦境。
  • 浮云:比喻虚幻不实的事物。
  • 灯影:灯光的影子。
  • 西风:秋风。
  • 清心:心地纯洁,无杂念。
  • 霜六月:比喻清白无瑕。
  • 红叶:秋天的落叶,常用来象征秋意。
  • 雨黄昏:黄昏时分的雨。
  • 守符:坚守信物,比喻忠贞不渝。
  • 渐台:古代传说中的地名,比喻坚守贞节的地方。
  • 坠血:比喻牺牲或悲惨的遭遇。
  • 金谷园:古代著名的园林,比喻美好的居所。
  • 文君:指卓文君,汉代才女,与司马相如的爱情故事广为流传。
  • 雅操:高尚的情操。
  • 琴声: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情感的表达。

翻译

春梦如浮云般随风而去,独留我在这西风中,灯光下闭门思索。 心中的一点纯洁如六月霜雪,半帘红叶在黄昏的雨中飘落。 守着信物,如同古时的渐台水,经历了无数岁月; 经历了悲惨的遭遇,如同金谷园中的坠血,至今难忘。 为何文君没有高尚的情操,一听到琴声就动了心思想要奔走?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春梦与现实的虚幻与真实,表达了诗人对忠贞不渝情感的向往和对世俗轻浮态度的批评。诗中“阳台春梦逐浮云”与“灯影西风独闭门”形成鲜明对比,前者描绘了虚幻的欢愉,后者则体现了现实的孤独与坚守。后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进一步以“清心霜六月”和“红叶雨黄昏”来象征内心的纯洁与外界的凄凉。结尾通过对文君的质疑,反映了诗人对于情感和道德的深刻思考。

陈普

陈普

宋福州宁德人,字尚德,居石堂山,因号石堂,又号惧斋。从韩翼甫游。宋亡,三辟本省教授,不起。开门授徒,四方及门者岁数百人。受聘主云庄书院,又留讲鳌峰、饶广,在德兴初庵书院尤久。晚居莆中十八年,造就益众。其学以真知实践,求无愧于古圣贤而后已。有《周易解》、《尚书补微》、《四书句解钤键》、《字义》等。 ► 766篇诗文

陈普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