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闰七月十五夜作:指在农历闰年的七月十五日夜晚所作的诗。
- 河带疏星淡不流:形容银河中的星星稀疏,仿佛静止不动。
- 露华蛩响逼新秋:露华,即露水;蛩,指蟋蟀。意指露水凝结,蟋蟀的鸣叫预示着新秋的到来。
- 柝声才罢砧声起:柝(tuò),古代打更用的梆子;砧(zhēn),捣衣石。这里指打更声刚停,捣衣声又起。
- 总是忘情也自愁:即使想要忘却情感,也难免心生愁绪。
翻译
银河中星星稀疏,仿佛静止不动,露水凝结,蟋蟀的鸣声预示着新秋的到来。打更的梆子声刚停,捣衣的砧声又起,即使想要忘却情感,也难免心生愁绪。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略带忧郁的夜晚。通过银河、露水、蟋蟀、打更声和捣衣声等元素,诗人巧妙地勾勒出一幅秋夜的图景。诗中的“总是忘情也自愁”一句,深刻表达了即使想要逃避情感,内心的愁绪依然难以消解,体现了诗人对秋夜的深沉感慨。
徐贲
元明间苏州府长洲人,字幼文,号北郭生。工诗善画。为十才子之一,又与高启、杨基、张羽合称吴中四杰。元末为张士诚掾属。张氏亡,谪临濠。洪武二年放归。后授给事中,改御史,巡按广东。官至河南左布政使。以征洮岷军过境,犒劳不时,下狱死。有《北郭集》。
► 648篇诗文
徐贲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南柯子 · 中元由金顶山回南谷山中书所见 》 —— [ 清 ] 顾太清
- 《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其一百八 》 —— [ 宋 ] 释普度
- 《 七月十五日夜显仁寺东轩对月 》 —— [ 金 ] 郝俣
- 《 书李元亮真牧堂赋后 》 —— [ 宋 ] 谢薖
- 《 七月望夕予曳杖步月直造峰顶高吟朗咏划然长啸兴尽而返明日山下居人咸言闻清啸惊醒尘梦者数十家予因赋诗以纪其事云 》 —— [ 元 ] 叶颙
- 《 中元节恭谒孝陵 》 —— [ 明 ] 邓云霄
- 《 拟中元谒陵 》 —— [ 明 ] 顾清
- 《 辛未中元记梦梦与一僧谈世事良久问答中有凡事如此汝曹勉之之语既而造一境如仙家居厥明用梦中八字为偈末章反骚 》 —— [ 宋 ] 王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