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汪希道入都
行行触秋暑,勇往观国光。
修途或濡滞,一瞬北风凉。
不仕馀十年,养亲灶罕炀。
将谒吏部选,寸禄愿少偿。
庶略助甘旨,赎其不遑将。
不仕果何因,宪幕尝翱翔。
驱驰海南北,讯狱主慈祥。
诖误陷贼党,诘问加精详。
活千七百人,解纵还善良。
几以失出谴,究竟靡滥臧。
久之天日开,岁月坐荒荒。
濂溪范参父,议狱俱慨慷。
杀人求媚人,毋乃欺穹苍。
活千人有封,君后必当昌。
安得当吾世,而不蒙荐扬。
当路愿鉴之,萱草癯北堂。
俾得早言归,为养及寿康。
临期重丁宁,白云遥在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触:遭遇,遇到。
- 国光:国家的荣耀。
- 濡滞:停留,迟延。
- 灶罕炀:指很少在家中生火做饭,比喻很少在家中照顾亲人。
- 吏部选:指参加吏部的选拔考试。
- 寸禄:微薄的俸禄。
- 甘旨:美味的食物,这里指供养父母的物质条件。
- 不遑将:没有时间照顾。
- 宪幕:指担任宪官的职位。
- 翱翔:比喻在官场中自由活动。
- 讯狱:审理案件。
- 诖误:因误会或被牵连而受罚。
- 诘问:追问,审问。
- 失出:指因失误而被免职。
- 滥臧:过度宽容或严厉。
- 濂溪:地名,指濂溪书院,宋代理学家周敦颐的讲学地。
- 参父:指周敦颐,因其字参,故称参父。
- 慨慷:慷慨激昂。
- 媚人:讨好他人。
- 穹苍:天空,比喻天意。
- 荐扬:推荐,提拔。
- 萱草:忘忧草,比喻母亲。
- 癯:瘦弱。
- 丁宁:叮嘱,嘱咐。
- 白云:比喻远方或思念的家乡。
翻译
一路上遭遇秋天的酷暑,勇敢前行去观看国家的荣耀。旅途或许会有所停留,但一瞬间北风就会带来凉爽。已经十年没有做官了,很少在家中照顾亲人。即将参加吏部的选拔考试,希望能得到微薄的俸禄来稍微补偿。或许能稍微帮助提供美味的食物,赎回我没有时间照顾的过失。为什么没有做官呢,曾经在宪官的职位上自由活动。奔波于海南和北方,审理案件时主张慈祥。因误会或被牵连而陷入贼党,追问和审问都加倍精细。解救了一千七百人,让他们回到善良的生活。几乎因为失误而被免职,最终没有过度宽容或严厉。很久以后天空才放晴,岁月就这样荒废了。濂溪的周敦颐,讨论案件时都慷慨激昂。杀人来讨好他人,这不是在欺骗天意吗。解救一千人会有封赏,君主的后代必定昌盛。怎么能在我的时代,而不被推荐提拔呢。希望当权者能注意到这一点,忘忧草般的母亲在瘦弱的北堂。让我能早日回家,照顾和祝福她的健康长寿。临别时再次叮嘱,白云遥遥在望,思念的家乡就在前方。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十年未仕的反思,以及对即将参加吏部选拔的期待。诗中,诗人回顾了自己曾经的官场经历,特别是审理案件时的慈祥与公正,以及因此而受到的误解和挫折。诗人希望能够通过参加吏部选拔,得到微薄的俸禄,以此来补偿对家庭的疏忽,尤其是对母亲的照顾。诗的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母亲的深切思念和对家乡的向往,希望当权者能够理解他的愿望,让他早日回家照顾母亲,享受家庭的温暖和安宁。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展现了诗人对家庭、对国家的责任感以及对未来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