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轰雷:指巨大的雷声。
- 坤轴:古代传说中大地的轴,这里指大地。
- 掩耳:捂住耳朵,形容害怕雷声。
- 趋:快步走。
- 茅屋:用茅草覆盖屋顶的简陋房屋。
- 画师:指画家。
- 了:清楚,明了。
- 可惊:令人惊恐。
- 沾足:指雨水充足,使土地湿润。
- 平畴:平坦的田地。
- 秧针绿:形容新插的秧苗颜色鲜绿。
翻译
巨大的雷声仿佛要震破山峦,急促的雨点击打着大地。母亲啊,抱着孩子急忙回家,捂住耳朵快步走向茅屋。 画家巧妙地捕捉了这一乡村景象,让人一眼就能明了。虽然一时之间似乎令人惊恐,但四周的田野想必已经得到了充分的滋润。 等到明天雨过天晴,我还会再来,那时平坦的田野上,新插的秧苗将会绿油油一片。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雷雨中的乡村景象,展现了母爱的温暖和乡村生活的宁静。诗中“轰雷欲破山,急雨撼坤轴”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雷雨的猛烈,而“母兮抱儿归,掩耳趋茅屋”则细腻地刻画了母亲保护孩子的情景。后两句“画师巧为此,村景了在目”赞美了画家的技艺,同时也表达了对乡村美景的欣赏。最后两句“明朝雨霁还复来,平畴却看秧针绿”则预示了雨后的美好景象,充满了对生活的乐观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