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学士有家藏仲长统□隐□□□□宋齐彦赵子昂有诗次韵
老瞒盗汉鼎,不下安汉公。
参军著昌言,何如草玄雄。
一壑岂不美,奈此尘羁中。
居然不成往,千古空悲风。
东京名节士,伟哉五噫鸿。
山间变姓名,讵肯随旌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老瞒:指曹操,因其字孟德,故称老瞒。
- 盗汉鼎:比喻篡夺汉朝政权。
- 安汉公:指王莽,他曾被封为安汉公,后篡汉自立。
- 参军:指仲长统,东汉末年人,曾任参军。
- 草玄雄:指扬雄,西汉文学家,以草书著称。
- 一壑:指隐居之地。
- 尘羁:尘世的束缚。
- 五噫鸿:指东汉梁鸿,他曾作《五噫歌》,表达对时政的不满。
- 旌弓:指征召的命令。
翻译
曹操篡夺了汉朝的政权,不亚于王莽的篡位。仲长统虽然写了《昌言》,但他的名声又怎能比得上以草书著称的扬雄呢?隐居的山谷难道不美吗?无奈被尘世的束缚所困。虽然想去隐居,但终究未能成行,千古之下只留下悲风。东汉时期的名节之士,伟大如梁鸿这样的五噫歌作者。他们在山间隐姓埋名,怎肯随征召的命令而动。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曹操、王莽、仲长统、扬雄等历史人物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束缚的无奈。诗中,“老瞒盗汉鼎,不下安汉公”一句,既是对曹操和王莽篡位行为的批判,也是对权力斗争的厌恶。而“参军著昌言,何如草玄雄”则通过对比仲长统和扬雄,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赞美。最后,“山间变姓名,讵肯随旌弓”更是直接抒发了诗人不愿被世俗所累,渴望自由生活的强烈愿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诗人的高洁情怀和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