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马长城窟
我来长城下,饮马长城窟。
积此古怨基,悲哉筑城卒。
当时掘土深,望望筑城高。
萦纡九千里,死者如牛毛。
骨浸窟中水,魂作泉下鬼。
朝风暮雨天,啾啾哭不已。
昔人饮马时,辛苦事甲兵。
今我饮马来,边境方清宁。
马饮再三嗅,似疑战血腥。
昔人有哀吟,吟寄潺湲声。
潺湲声不住,欲向何人诉。
青天不得闻,白日又欲莫。
此恨应绵绵,平沙结寒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饮马长城窟:在长城下的泉水边给马饮水。
- 积此古怨基:积累了古代的怨恨和悲痛。
- 萦纡(yíng yū):曲折环绕。
- 啾啾(jiū jiū):形容凄厉的哭声。
- 潺湲(chán yuán):水流声。
翻译
我来到长城之下,让马在长城的泉水边饮水。 这里积累了古代的怨恨和悲痛,可怜那些筑城的士兵。 当时挖掘土坑很深,期望城墙能筑得更高。 曲折环绕九千里,死者多如牛毛。 骨头浸在泉水之中,灵魂成了地下的鬼。 朝风暮雨的日子里,凄厉的哭声不断。 从前的人在这里饮马时,辛苦地从事战争。 现在我来这里饮马,边境已经清静安宁。 马儿反复嗅着泉水,似乎怀疑水中有战血的腥味。 古人有哀伤的吟唱,唱出水流潺潺的声音。 潺潺的水声不停,想要向谁诉说。 青天听不到,白日又即将落幕。 这怨恨应该绵绵不绝,平坦的沙地上结起了寒雾。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述在长城下饮马的场景,深刻反映了历史的沧桑和战争的残酷。诗中,“积此古怨基,悲哉筑城卒”一句,既表达了对古代筑城士兵悲惨命运的同情,也暗示了长城作为战争遗迹的历史沉重感。后文通过对比古今,突出了和平的珍贵,同时“马饮再三嗅,似疑战血腥”则巧妙地以马的举动象征战争的记忆。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争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