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读黄楼碑
黄楼灰烬馀,基峙东门外。
雄碑刻石赋,烈火烧不坏。
美哉词翰人,光焰好文彩。
世间两奇绝,呵护有神在。
风流尚可想,山川见英迈。
清河通渺茫,黄河急流会。
堤防太守功,一力去民害。
重城不沮洳,至今感遗爱。
我来立斜阳,一读一再拜。
企慕贤弟兄,清光照千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灰烬(huī jìn):灰和烧剩的残余物。
- 基峙(jī zhì):基础稳固地立着。
- 烈火(liè huǒ):猛烈的大火。
- 词翰(cí hàn):指文辞或书信。
- 光焰(guāng yàn):光辉灿烂。
- 呵护(hē hù):保护,照料。
- 英迈(yīng mài):英俊豪迈。
- 堤防(dī fáng):防水的土堤。
- 太守(tài shǒu):古代官职名,相当于现代的州长或市长。
- 遗爱(yí ài):留下的恩惠或爱。
- 企慕(qǐ mù):仰慕,向往。
翻译
黄楼虽已成灰烬,其基石仍屹立在东门外。 一块雄伟的碑石上刻着诗赋,即使烈火也未能将其摧毁。 赞美那位文辞华美的人,他的作品光焰万丈,文采斐然。 世间有两样奇绝之物,有神灵在呵护。 风流人物的想象依旧生动,山川间可见其英俊豪迈。 清河与渺茫相通,黄河急流在此交汇。 太守筑堤防水的功绩,全力去除民众的灾害。 重城不再受水患,至今仍感念他的遗爱。 我在斜阳下站立,一次又一次地阅读并拜谒。 我仰慕那些贤德的兄弟,他们的清光将照耀千载。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黄楼碑的描述,表达了对古代文人和太守功绩的敬仰之情。诗中,“黄楼灰烬馀,基峙东门外”描绘了黄楼的遗址,虽历经沧桑,但基石依旧坚固,象征着文化的传承不灭。“雄碑刻石赋,烈火烧不坏”则赞美了碑文的坚韧与不朽,体现了对文化艺术的尊重。后文通过对太守筑堤防水的描述,展现了其为民除害的功德,以及民众对其遗爱的感念。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珍视和对先贤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