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展骥:比喻贤才出仕。骥(jì),千里马。
- 端居:闲居无事。
- 登龙:比喻升官显贵。登(dēng),上,升。
- 宴:宴会。
- 同字:指宴会上诗作主题相同,都是以“同”字开头。
- 缔赏:指共同欣赏,赞美。缔(dì),结成,建立。
- 三清:道教指天、地、水三元之清气,这里可能象征高雅的境界。
- 承欢:迎合欢乐,此处指在宴会上尽享欢乐。
- 六义:古代诗歌的六种基本表现手法,即风、雅、颂、赋、比、兴。
- 野晦:野外昏暗,晦(huì),昏暗不明。
- 潭虚:潭水空荡。虚(xū),空寂。
- 夕照空:夕阳下的景象空旷寂寥。
- 梦鸟:传说中的鸟,如南柯一梦中的南柯鸟,喻指不切实际的幻想。
- 厕雕虫:自谦之词,说自己如同微不足道的文人,厕(cè),置身,混杂。
翻译
闲暇时骏马般出仕的我,登上高台参加盛宴倍感欣喜,因为大家都以“同”字为主题作诗。我们共同赞美高尚的境界,享受着欢乐的氛围,仿佛诗歌的六种艺术手法都融汇贯通。野外的景色因寒冷而显得阴郁,潭水在夕阳下显得空旷寂寥。我自觉惭愧,觉得自己就像南柯梦中的鸟,只是在众多才华出众的文人中滥竽充数。
赏析
这首诗是骆宾王在初秋时节,参加王司马举办的宴会上所作,表达了诗人出仕后与同僚共享文学盛宴的喜悦,以及对自己才华的谦逊态度。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如“展骥”、“登龙”等,既展现了诗人积极入世的精神,又流露出对自身才能的清醒认识。同时,“三清满”、“六义通”等词显示了宴会的高雅氛围和诗人们的深厚学识。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体现了骆宾王的诗歌才华。

骆宾王
骆宾王,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人(今中国浙江义乌)。唐初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唐龙朔初年,骆宾王担任道王李元庆的属官。后来相继担任武功主簿和明堂主簿。唐高宗仪凤四年(679年),升任中央政府的侍御史官职。曾经被人诬陷入狱,被赦免后出任地方官临海县丞,所以后人也称他骆临海。武则天光宅元年(684年),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他作为秘书,起草了著名的《讨武瞾檄文》。
► 1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