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之湖州戏赠莘老
馀杭自是山水窟,仄闻吴兴更清绝。
湖中橘林新著霜,溪上苕花正浮雪。
顾渚茶芽白于齿,梅溪木瓜红胜颊。
吴儿脍缕薄欲飞,未去先说馋涎垂。
亦知谢公到郡久,应怪杜牧寻春迟。
鬓丝只可对禅榻,湖亭不用张水嬉。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馀杭:地名,今浙江杭州余杭区。
- 仄闻:仄,音 zè,“仄闻”意为从旁听到。
- 吴兴:今浙江湖州。
- 顾渚:山名,位于湖州长兴县。
- 脍缕:把鱼肉切成丝缕。脍,音 kuài。
翻译
余杭本来就是山水如画的地方,从旁听闻吴兴更是清新奇绝。湖中的橘林刚刚蒙上了寒霜,溪上的苕花正像雪花般漂浮。顾渚的茶芽比牙齿还白,梅溪的木瓜比脸颊还红。吴地的人把鱼切成极薄的丝好像要飞起来一样,还没离去就先说馋得口水要流下来了。也知道谢灵运到湖州为官很久了,应该奇怪杜牧寻找春天来得太迟。两鬓发丝只适合对着禅榻,湖边亭子里不用张罗玩水嬉戏的事了。
赏析
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湖州的美景和特色物产。诗中先以余杭作衬,凸显吴兴的清绝。通过对橘林、苕花、茶芽、木瓜等的描写,展现了当地丰富的自然之美和资源。对吴儿脍缕的描述则增添了生活气息和趣味。提到谢灵运和杜牧,增添了历史文化的底蕴。最后表达了一种略带闲适和出世的心境,认为现在只需安闲地对着禅榻,无需热闹的水嬉活动。整体语言活泼,画面感强,体现了苏轼对湖州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