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渡寺送任仲微

· 苏轼
春阴欲落雪,野气方升云。 我游清颍尾,想见翠被君。 古来聚散地,与子复言分。 倦游安税驾,瘦田失归耘。 独宿古寺中,荒鸡乱鸣群。 送子以晓角,幽幽醒时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春阴欲落雪:春天的阴云即将落下雪花。
  • 野气方升云:田野的湿气蒸腾上升,化作云朵。
  • 清颍尾:指颍州(今安徽阜阳)的下游地区,颖河在此处流经。
  • 翠被君:绿色的田野像是给你的披风,形容景色美好。
  • 聚散地:历史上人们常常相聚又别离的地方。
  • 税驾:停车休息,引申为放下忙碌的生活。
  • 瘦田:贫瘠的土地。
  • 归耘:返回田园耕作。
  • 荒鸡:野生或无人照管的鸡。
  • 晓角:清晨的号角声。

翻译

春天阴云密布,似乎要降下雪花,野外的湿气蒸腾成云。我在清颍河下游游玩,想象着那片翠绿的田野定然让你心旷神怡。这里自古以来就是人们相聚又分散的地方,如今我们又要分别。疲倦于游历,你选择在此安顿,不再频繁地外出劳作。独自一人住在古老的寺庙里,夜晚听到的是群鸡的乱鸣。清晨,我用号角为你送行,那悠扬的声音在寂静中唤醒了我。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在新渡寺送别友人任仲微的作品。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和自身的感受,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眷恋以及对友人选择归隐生活的理解和尊重。诗中“春阴欲落雪”、“野气方升云”的景象,既渲染了离别的氛围,也寓含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而“送子以晓角”则以富有诗意的方式表达出送别的深情,使读者感受到友情的深厚和离别的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优美,体现了苏轼诗歌的豪放与细腻并存的特点。

苏轼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