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天际乌云帖》,记载的是官妓周韶的故事。这件事发生在宋神宗年间,当时大臣苏颂到杭州公干,知州陈襄设宴招待,由官妓周韶侍宴。周韶在宴席间请求苏颂帮他落籍,苏颂当即指着廊下笼内的白鹦鹉说道:“若能以它为题吟一首好诗,我就替你向陈太守求情。”周韶便自比为笼中白鹦鹉,提笔写道:“陇上巢空岁月惊,忍看回首自梳翎。开笼若放雪衣女,长念观音般若经。”诗成,众人为之喝彩。当时苏轼也在场,便说明当时周韶正在居丧,因此着白衣,周韶因此脱籍。周韶在临行之前,同为官妓的胡楚与龙靓各赠诗一首,胡楚写道:“淡妆轻素鹤翎红,移入朱栏便不同。应笑西园桃与李,强匀颜色待秋风。”龙靓写道:“桃花流水本无尘,一落人间几度春。解佩暂酬交甫意,濯缨还做武陵人。”这两首诗也颇有深意,可见宋朝官妓文采非凡,完全可以和当时的诗词名家媲美。
后来苏轼也曾作诗一首《常润道中有怀钱塘寄述古五首》——
草长江南莺乱飞,年来事事与心违。
花开后院还空落。燕入华堂怪未归。
世上功名何日是,樽前点检几人非。
去年柳絮飞时节,记得金笼放雪衣。
“记得金笼放雪衣”与周韶的诗“开笼若放雪衣女”遥相对应,大概就是对这件事的回忆吧。
据清翁方纲所考,苏轼有《常润道中,有怀钱唐,寄述古五首》之作,其次章有“去年柳絮飞时节,记得金笼放雪衣”句,并自注云:“杭人以放鸽为太守寿。”此正是帖中所言陈太守放营妓周韶事,杭人称誉之。因周韶诗中有“开笼若放雪衣女”事,正应放鸽为寿。此在熙宁五、六年间事。翁氏又考苏诗外集有《过潍州驿,见蔡君谟题诗壁上云:“绰约新娇生眼底,逡巡旧事上眉尖。春来试问愁多少,得似春潮夜夜添。不知为谁而作也和一首》。此事在苏轼自密州移徐州之际,即在熙宁九年苏轼潍州度岁时。翁氏即猜此帖在熙宁十年书。然诗与帖又有矛盾:帖云“仆在钱塘”见“堂前小阁中壁上”书蔡君谟“绰约新娇”诗,而诗云:“过潍州驿,见蔡君谟题诗壁上云:‘绰约新娇……’。”二者必有一伪。再,《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总案》又载苏轼《题蔡君谟诗草》云:“此蔡君谟—《梦中》—诗,真迹在济明家,笔力遒劲。”并自署为“元皊五年十月四日”。此是苏轼知杭州事,距初悴杭州又十五、六年时间。这又留下一个可猜想的余地。但帖中“仆在钱塘”云云,书此帖时必不在钱塘。因之,断为熙宁十年左右较合理。然翁氏在帖考中又云此帖书颇类《满庭芳词·为王长官作》和《上清宫词》书。前者书于元丰六年,后者书于元皊二年。因此断定在熙宁十年至元皊二年这十年之间。此又平添一重疑难也。
翁氏收藏此帖后,又引起了是否钧填本的争论。因存世苏书钩填本很多,而此帖纸质擦损严重,“有二一描失处”,故疑之。但翁氏肯定说这是真迹本,并将此帖与《快雪堂帖》刻本逐一比较,而断定《快雪堂帖》刻本所据乃为董其昌记载所见之摹本。在没有寻找到更多的证据前,我们尊重翁氏之论,也是有道理的。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无特别难以理解的词语。
翻译
“天际乌云含雨意很浓,楼前红日映照山峰很明亮。嵩阳居士现今在哪里,用青眼相看他人蕴含万里深情。”这是蔡君谟的《梦中》诗。我在钱塘的时候,有一天去拜见陈述古,他邀请我在堂前的小阁子中饮酒。墙壁上写着一首绝句,是君谟的真迹。“柔美娇艳在眼前新生,往昔之事渐渐爬上眉梢。问你分别后愁苦有多少,就像那春潮每晚都在增添。”又有人和诗道:“长时间流泪使残妆的脸挂着泪滴,怎肯为了金钗露出指尖。无尽的闲愁哪一天才会尽,一分真切的姿态更难以增添。”这两首诗都很值得欣赏,后面那首诗不知道是谁写的。杭州营籍中的周韶,收藏有很多奇特的茶,常和君谟斗茶,还胜过他。周韶又懂得作诗。子容路过杭州,陈述古请他喝酒,周韶哭着请求脱籍。子容说:“可以作一首绝句”,周韶拿笔立刻写成,说:“陇上鸟巢空岁月令人惊叹,忍心回头看自己梳理羽毛。打开笼子如果放出雪衣女,长久念着观音般若经。”周韶当时穿着丧服,穿着白色的衣服,在座的人都感叹。于是她脱了籍。同辈的人都有诗送她,其中胡楚和龙靓两人的诗最好。胡楚说:“淡雅的妆容穿着轻素的衣服像鹤羽般红,移入朱栏里面就变得不同。应该笑西园旧日的桃李,强行均匀颜色等待东风。”龙靓说:“桃花流水原本没有尘埃,一旦落入人间度过了几次春秋。解下玉佩暂时酬答郑交甫的情意,洗帽缨还当作是武陵人。”所以知道杭州人大多很有情谊。
赏析
这首诗及相关诗文描述了一些场景和人物事迹。其中一些诗句展现了生动的画面和情绪,如“天际乌云含雨重,楼前红日照山明”通过对比描绘出奇特的自然景象。周韶的诗体现出她的灵慧和对脱籍的渴望,而胡楚和龙靓的送别诗也各有韵味,体现了送别者的感慨和才情。整体上展现了当时文人的雅趣和情感世界,也反映出杭州的一些文化氛围和人们之间的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