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僧昭素琴

· 苏轼
至和无攫醳,至平无按抑。 不知微妙声,究竟从何出? 散我不平气,洗我不和心。 此心知有在,尚复此微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攫醳(jué yì):急促的声音。
  • 按抑:弹琴指法,按压琴弦。

翻译

最和谐的时候没有急促的声响,最平和的时候没有按压琴弦的动作。不知道那微妙的声音,究竟是从哪里发出的?散去我心中的不平之气,洗净我不和谐的心境。这颗心知道它的存在,还依然这样微微吟唱。

赏析

这首诗简洁地描绘了诗人听僧昭弹琴时的感受。诗中强调琴声的至和至平,体现了一种自然而然、不刻意的境界。那微妙的声音仿佛有着神奇的力量,能消除内心的不平与不和,让人心灵得到净化。最后表达出诗人对这种微妙之声的感悟和沉浸其中的状态。全诗语言质朴,却生动地传达出音乐对人心灵的影响以及苏轼对这种奇妙境界的捕捉和感悟。

苏轼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