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鹊,并叙
昔我先君子,仁孝行于家。
家有五亩园,么凤集桐花。
是时乌与鹊,巢鷇可俯拿。
忆我与诸儿,饲食观群呀。
里人惊瑞异,野老笑而嗟。
云此方乳哺,甚畏鸢与蛇。
手足之所及,二物不敢加。
主人若可信,众鸟不我遐。
故知中孚化,可及鱼与豭。
柯侯古循吏,悃愊真无华。
临漳所全活,数等江干沙。
仁心格异族,两鹊栖其衙。
但恨不能言,相对空楂楂。
善恶以类应,古语良非誇。
君看彼酷吏,所至号鬼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先君子:对已故父亲的尊称。
- 么凤:鸟名,即桐花凤。
- 鷇(gòu):需母鸟喂食的幼鸟。
- 呀(yā):张口貌。
- 中孚:卦名,意为诚信。
- 豭(jiā):公猪。
- 柯侯:对柯姓官员的尊称。
- 循吏:奉公守法的官吏。
- 悃愊(kǔn bì):至诚。
- 临漳:地名。
- 楂楂(zhā zhā):形容鸟的叫声。
翻译
过去我的先父,仁慈孝道在家中施行。家里有五亩的园子,桐花凤聚集在桐花上。那时乌鸦和喜鹊,幼鸟在巢中可以俯身拿到。回忆我和孩子们,饲养它们观看群鸟张着口的样子。乡里人惊讶于这祥瑞的奇异,村里老人笑着感叹。说这些正在哺乳的鸟,非常害怕老鹰和蛇。手和脚能够触及的地方,这两种动物不敢加害。主人如果值得信赖,众多鸟儿就不会远离我。所以知道诚信的感化,可以影响到鱼和猪。柯侯是古时奉公守法的官吏,真诚实在没有华丽的外表。在临漳所保全救活的人,数量等同于江边的沙。仁慈之心感动了异族,两只喜鹊栖息在他的官署。只遗憾它们不能说话,相对着只是喳喳叫。善恶按照类别相应,古语实在不是夸张。你看那些严酷的官吏,所到之处被称为鬼车。
赏析
这首诗围绕着父亲的仁慈、家中园子的鸟雀等展开,既描绘了温馨的生活场景,也通过柯侯循吏的事例强调了仁德的力量和影响。同时对比酷吏,突出善良正直的官员会感召善物,而不良的官员带来恶的效应。诗中运用大量的叙事和细节描写,如回忆与诸儿饲养观鸟等,增强了真实性和亲切感。整体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仁德的崇尚和对善恶有报的认同。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
苏轼的其他作品
- 《 题宝鸡县斯飞阁 》 —— [ 宋 ] 苏轼
- 《 子由新修汝州龙兴寺吴画壁 》 —— [ 宋 ] 苏轼
- 《 和陶读《山海经》,并引 》 —— [ 宋 ] 苏轼
- 《 去杭州十五年,复游西湖,用欧阳察判韵 》 —— [ 宋 ] 苏轼
- 《 常润道中,有怀钱塘,寄述古五首 》 —— [ 宋 ] 苏轼
- 《 次韵子由岐下诗,并引其一北亭 》 —— [ 宋 ] 苏轼
- 《 次韵子由清汶老龙珠丹 》 —— [ 宋 ] 苏轼
- 《 送晁美叔发运右司年兄赴阙 》 —— [ 宋 ] 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