仆年三十九,在润州道上过除夜,作此诗。又二十年,在惠州,追录之以付过,二首

· 苏轼
寺官官小未朝参,红日半窗春睡酣。 为报邻鸡莫惊觉,更容残梦到江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朝参:臣子上朝参见君主。

翻译

我年纪三十九岁,在润州的路上经过除夕夜,写下这首诗。又过了二十年,在惠州,重新记录下来交给苏过。寺庙的官员官职小不用上朝参拜,红日映照半窗,(我)春天睡得正酣。为了告诉邻家的鸡不要惊醒(我),更让我残留的梦能到达江南。

赏析

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在特定情境下的生活状态和心理感受。“寺官官小未朝参”交代了诗人当时的身份和处境,“红日半窗春睡酣”营造出一种闲适而惬意的氛围。“为报邻鸡莫惊觉,更容残梦到江南”则透露出诗人对江南的怀念,以及希望能继续在梦中回到江南的那种微妙情感,展现了诗人细腻的内心世界。

苏轼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