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和仲:苏轼的弟弟苏辙,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苏轼为其取字“和仲”。 伯达:苏轼、苏辙的长兄苏景先,字伯达,不幸早逝。 丹砂:一种红色的矿物,在古代被认为是炼制长生不老药的原料,这里指长生不老的愿望。(“砂”读音:shā) 绣谷:这里指的是风景美丽如绣花的山谷。 镜潭:像镜子一样平静明亮的水潭。
翻译
回到山中的岁月所剩不多,即便有长生不老的愿望又能怎样呢。 如绣花般美丽的山谷本应是鲜花自然渲染,如镜子般的水潭长久地与月亮相互映照、切磋。 你在海边观赏初升的太阳,我却已经在横渡长江时击打那白色的波浪。 别人不了解我,我却把这视为我的珍贵之处,不需要像雷雨之时的龙梭那样去争斗。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表达自己对人生的一些思考和感悟。诗的前两句流露出对时光短暂和生命无常的感慨,即便渴望长生不老,也无法改变现实。中间两句通过描绘绣谷和镜潭的美景,以及兄弟二人各自所处的不同情境,展现出生活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苏轼对自我认知和价值的坚持,他认为不被他人理解并不要紧,自己有着独特的珍贵之处,不必去迎合他人或参与无谓的争斗。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既体现了苏轼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也反映了他豁达超脱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