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峥嵘(zhēng róng)**:形容瘦骨嶙峋的样子。这里指面容消瘦、突出。
- **永夜:长夜。
- **残年:岁末,年末。
- **畏人:害怕与人交往;避人。
- **痴钝:愚笨迟钝。
- **檠(qíng)**:灯架,也指灯。
翻译
我的心力衰微,容颜改变,面容消瘦得瘦骨嶙峋,你我相见恐怕只能凭借那熟悉的声音才能认出彼此。漫长的黑夜,我常常思索家乡究竟在什么地方,在这岁末之际,深深知晓你从远方赶来的情谊。因为害怕与人交往,我默默坐着都变得愚笨迟钝了,当询问起旧日相识,不由得惊讶他们大半已经离世。在山雨停歇之时,我从梦中醒来,酒也醒了,看着饥饿的老鼠爬上灯架,不由露出了笑容。
赏析
这首诗情感真挚深沉,通过与侄子夜坐的场景,抒发了复杂的人生感慨。首联以自身形象变化开篇,写出了时光流逝、容颜衰败的沧桑感,“相见惟应识旧声”一句,生动地表现出变化之大,令人痛心。颔联中,“永夜思家”表明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而侄子在残年远来,更进一步衬托出这种孤寂时亲情的难能可贵。颈联刻画自身因久处孤独而变得痴钝,与侄子一问旧识,惊觉人生无常、老友凋零的悲叹。尾联以景收束,“梦断酒醒山雨绝”营造出一种清幽寂静之境,“笑看饥鼠上灯檠”看似洒脱,实则是历经沧桑后的无奈苦笑,在平静的叙述中蕴含着对人生苦难的超脱与对生活的别样思考。整体诗风沉郁中带着一丝诙谐,深刻且富有韵味 。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
苏轼的其他作品
- 《 与李彭年同送崔岐归二曲,马上口占 》 —— [ 宋 ] 苏轼
- 《 书渊明饮酒诗后 》 —— [ 宋 ] 苏轼
- 《 九月十五日,迩英讲《论语》,终篇,赐执政讲读史官燕于东宫。又遣中使就赐御书诗各一首,臣轼得《紫薇花绝句》,其词云:丝纶阁下文书静,钟鼓楼中刻漏长。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薇郎。翌日各以表谢又进诗一篇,臣轼诗云 》 —— [ 宋 ] 苏轼
- 《 次韵张昌言给事省宿 》 —— [ 宋 ] 苏轼
- 《 和陶劝农六首,并引 》 —— [ 宋 ] 苏轼
- 《 次韵孔毅父集古人句见赠五首 》 —— [ 宋 ] 苏轼
- 《 祭柳子玉文 》 —— [ 宋 ] 苏轼
- 《 和孔郎中荆林马上见寄 》 —— [ 宋 ] 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