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幽人:幽隐之人,隐士。
- 檀心:浅红色的花蕊。
- 丹鼎:道士炼丹的鼎炉。
- 夺胎:比喻对前人构想的创新。
- 頩(pīng)颊:因生气或羞愧而脸红的样子。
翻译
隐士自己悔恨探赏春天太迟,没有看到浅红色花蕊尚未吐出之时。道士炼丹创新好似那宝玉,如玉的女子脸红之时更具多种姿态。那抱在花丛中的暗暗花蕊刚刚含有果实,落入杯中浓郁的香气已经透入肌肤。请求给予徐熙画出新的样式,在竹丛间璀璨地伸出斜斜的枝条。
赏析
这首诗写出了红梅的美丽姿态和迷人风韵。从未能见其未吐花蕊时的遗憾写起,凸显对红梅的关注和喜爱。用“夺胎”来形容其独特新奇,“頩颊”来描写如女子般的姿态生动而形象。“抱丛暗蕊初含子”描绘出红梅的结果之态,“落盏秾香已透肌”则写出其香气浓郁。最后希望如画家徐熙一般画出红梅在竹间斜枝璀璨的美妙画面,有一种对红梅自然之美和艺术之美的双重欣赏和向往。整体意境优美,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红梅的独特魅力。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
苏轼的其他作品
- 《 予去杭十六年而复来,留二年而去。平生自觉出处老少,粗似乐天,虽才名相远,而安分寡求,亦庶几焉。三月六日,来别南北山诸道人,而下天竺惠净师以丑石赠行作三绝句 》 —— [ 宋 ] 苏轼
- 《 祷雨社稷四首 其三 稷神 》 —— [ 宋 ] 苏轼
- 《 饮酒四首 》 —— [ 宋 ] 苏轼
- 《 天际乌云帖 》 —— [ 宋 ] 苏轼
- 《 石苍舒醉墨堂 》 —— [ 宋 ] 苏轼
- 《 上元侍饮楼上三首呈同列 》 —— [ 宋 ] 苏轼
- 《 周公庙,庙在岐山西北七八里,庙后百许步,有泉依山,涌冽异常,国史所谓「润德泉世乱则竭」者也 》 —— [ 宋 ] 苏轼
- 《 双石,并叙 》 —— [ 宋 ] 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