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周开祖长官见寄

· 苏轼
俯仰东西阅数州,老于歧路岂伶优。 初闻父老推谢令,旋见儿童迎细侯。 政拙年年祈水旱,民劳处处避嘲讴。 河吞巨野那容塞,盗入蒙山不易搜。 仕道固应惭孔、孟,扶颠未可责由、求。 渐谋田舍犹怀禄,未脱风涛且傍洲。 惘惘可怜真丧狗,时时相触是虚舟。 朅来震泽都如梦,只有苕溪可倚楼。 斋酿酸甜如蜜水,乐工零落似风鸥。 远思颜、柳并诸谢,近忆张、陈与老刘。 风定轩窗飞豹脚,雨馀栏槛上蜗牛。 旧游到处皆苍藓,同甲惟君尚黑头。 忆昔湖山共寻胜,相逢杯酒两忘忧。 醉看梅雪清香过,夜棹风船骇汗流。 百首共成山上集,三人同作月中游。 海南未起垂天翼,涧底仍依径寸庥。 已许春风归过我,预忧诗笔老难酬。 此生岁月行飘忽,晚节功名亦谬悠。 犀首正缘无事饮,凭驩应为有鱼留。 从今更踏青州曲,薄酒知君笑督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韵:按照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和诗。
  • 伶优:古代以乐舞戏谑为业的艺人,也泛指戏曲演员。
  • 政拙:政治上愚笨。
  • :请求。
  • 巨野:古湖泽名。
  • 蒙山:山名。
  • 仕道:仕途。
  • 扶颠:扶持危局。
  • 由、求:指孔子的弟子子路和冉求。
  • 震泽:即太湖。
  • 苕溪:在浙江省北部。
  • 颜、柳:指颜真卿、柳公权。
  • 诸谢:指南朝宋时的谢氏家族诸多名人。
  • 张、陈与老刘:未明确具体所指。
  • 风定:风停止。
  • 轩窗:窗户。
  • 豹脚:一种气象现象。
  • 同甲:年龄相同。

翻译

我东西辗转历经多个州郡,一直到老还在歧途怎会是戏曲演员。刚听闻父老推崇谢县令,很快又看到儿童迎接细侯。执政愚笨年年祈求水旱之灾不要发生,百姓辛苦处处要躲避他人的嘲讽之歌。黄河能吞没巨野哪里还能阻塞,盗贼进入蒙山也不容易搜捕。仕途本就应该对孔子、孟子感到惭愧,在扶持危局上也不能责备子路、冉求。渐渐想谋取田舍却仍然留恋俸禄,还没脱离风波险阻暂且依傍水洲。迷迷糊糊可怜得像丧家之犬,时时碰撞又像无人驾驶的空船。来到震泽都如同做梦,只有苕溪可以倚楼眺望。斋房酿造的酸甜就如同蜜水,乐工零落就像是风中的鸥鸟。远远思念颜真卿、柳公权和诸位谢氏,近期回忆起姓张、姓陈和老刘。风停止后窗户上有豹脚般的光影,雨后栏杆上有蜗牛在上爬行。以往游历之处到处都是青苔,同年龄段只有你还是黑发。回忆往昔在湖山一同寻觅胜景,相逢饮酒就都忘记了忧愁。酒醉观看梅花和雪,清香飘过,夜里划船被风浪吓得汗流。作的百首诗共同集成山上的诗集,三人同时在月光下遨游。在海南还未能扬起垂天之翼,在山涧底部仍然依靠着径寸的庇荫。已经答应春风回来经过我这,预先忧虑诗句老了难以酬答。这一生岁月行踪飘忽不定,晚年的功名也荒谬轻浮。犀首正因没有事而饮酒,凭借欢宴应为有鱼留下。从今往后更喜欢游青州市的小曲,薄酒知道你会笑我像督邮。

赏析

这首诗情感复杂,既有对仕途奔波的感慨,如“俯仰东西阅数州,老于歧路岂伶优”,人生辗转但自嘲非戏曲演员;又有对行政事务艰难的描写,如“政拙年年祈水旱,民劳处处避嘲讴”;还有对人生漂泊的无奈,如“惘惘可怜真丧狗,时时相触是虚舟”。同时,诗中提到很多人物和地方,融入了作者的诸多回忆与思考。又通过如“风定轩窗飞豹脚,雨馀栏槛上蜗牛”等细腻生动的景物描写,营造出特定的氛围和意境。整体上展现了苏轼复杂的人生感悟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苏轼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