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罗浮山一首示儿子过
注释
- 白玉京:道家传说中天上仙都。这里代指罗浮山景色超凡,如仙境一般。
- 郁仪:古代神话传说中太阳的别名。
- 朱明:夏季或太阳。
- 抱朴老:指东晋道教学者葛洪,号抱朴子 。
- 真契:真心相契合,意趣相投。
- 玉堂金马:旧时比喻才学优异而富贵显达。这里指仕途不顺、流落在外。
- 寸田尺宅:指身躯。道家以丹田比田地,以七窍及周身肌肤比房舍。
- 道华:人名。在神话故事里他曾吃了一颗仙枣。
- 契虚:也是人名。在故事中他想去除三彭。三彭(péng) :也作三尸,道家称在人体内作祟的三个神。
- 铁桥石柱:罗浮山的景观。
- 杖藜(lí):拄着藜杖,这里指徒步游览。
- 猱(náo) :猿类动物,动作轻巧敏捷。
- 瘖(yīn)虎:哑虎 。
- 铜龙:斗坛边的铜铸龙像,形状狰狞 。
- 存黄庭:指用心修炼道教经典《黄庭经》 。
- 蔡少霞:传说人物,他曾梦到神仙写《新宫铭》 。
- 季孟:原指春秋时期鲁国三家大贵族中势力最大的季氏和势力最弱的孟氏,后引申为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这里指不相上下。
- 老同叔:这里指年长的志同道合之人。
- 初平:即黄初平,传说中的仙人,又称赤松仙子 。
翻译
人间竟有这般如同白玉京般的仙境,在罗浮山,雄鸡一鸣就能看到旭日初升的美丽景色。罗浮山的南楼虽未必能与泰山的日观峰媲美,但太阳自然想要照耀罗浮山这片灵秀之地。我苏轼的思想如同师从抱朴子一般,我们前世仿佛就有了深厚的缘分。长久以来在官场沉沦落魄,如今这副身躯不知还有谁能用心经营、珍惜。道华曾尝过那神奇仙枣,契虚正想除去体内作祟的三尸恶神。罗浮山的铁桥石柱横跨在空中,我真想拄着藜杖如敏捷的猿猴般轻快前往游览。夜晚在云溪会遇到温顺伏地的哑虎,白天在斗坛能看到形状狰狞的铜龙。我的小儿年少就有非凡的志向,半夜还起身端坐修炼《黄庭经》。最近他还尝试着写了一篇《凌云赋》,那笔势仿佛有《离骚经》的风味。你带着诗书跟我一起回去吧,群仙正忙着撰写《新宫铭》。你应该像蔡少霞敬仰仙人那样追随我,我和山玄卿相比也不相上下。咱们还得略微报答那些志同道合的老友,背着干粮万里迢迢去寻找仙人初平。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以游罗浮山为背景,写成并展示给儿子苏过的作品。诗中既有对罗浮山美丽奇幻景色的描绘,将其比作仙境,展现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如“人间有此白玉京,罗浮见日鸡一鸣”,短短几句便营造出神秘且壮丽的氛围。同时,诗中融入诸多神话故事和道教典故,体现了苏轼对道家思想的浓厚兴趣和独特感悟,增添了全诗奇幻浪漫色彩。
诗里对儿子苏过的才华予以认可与鼓励,“小儿少年有奇志,中宵起坐存黄庭。近者戏作凌云赋,笔势彷佛《离骚经》”几句,能看出苏过有着不凡的志向与文学天赋,这反映出父子间浓厚的亲情和殷切的期望。整首诗意象丰富、情感多元,将自然、神话、思想和亲情巧妙融合,展现出苏轼深厚的文学造诣和豁达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