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谪仙诗
我居青空里,君隐红埃中。声形不相吊,心事难形容。
欲乘明月光,访君开素怀。天杯饮清露,展翼登蓬莱。
佳人持玉尺,度君多少才。玉尺不可尽,君才无时休。
对面一笑语,共蹑金鳌头。绛宫楼阙百千仞,霞衣谁与云烟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谪仙:被贬谪的仙人,常用以称誉才学优异的人,这里指李白。
- 青空:青色的天空。
- 红埃:红色的尘埃,比喻尘世。
- 吊:安慰。
- 素怀:平素的怀抱。
- 蓬莱:传说中的海上仙山。
- 蹑:登上。
- 金鳌头:指皇宫大殿前石阶上刻的鳌的头,考上状元的人可以踏上。
- 绛宫: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宫殿。
- 阙(què):古代宫殿、祠庙或陵墓前的高台,通常左右各一,台上起楼观。
翻译
我居住在青色的天空里,你隐居在红色尘埃中。声音和身形相互不能安慰,心中所想难以形容。想要乘着明亮的月光,拜访你打开平素的心怀。用天上的杯子饮用清澈的露水,展开翅膀登上蓬莱仙山。美丽的女子拿着玉尺,测量你有多少才能。玉尺不能穷尽,你的才能没有休止的时候。面对面一笑说话,一起登上金鳌头。绛宫的楼台亭阁高达千百仞,穿着霞衣谁和云烟一起飘动。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写关于李白的。诗中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将自己与李白置于不同的境地,一个在青空,一个在尘世。通过明月光等意象表达对与李白交流的渴望,以及对其才华的推崇,如“玉尺不可尽,君才无时休”,用“玉尺”象征衡量才华,突出李白才华横溢无尽头。最后几句描绘了一个美好而高远的神仙境界,以及与李白一起在其中的情景,展现出对李白的敬仰之情和对超凡境界的向往。全诗想象丰富,言辞优美,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
苏轼的其他作品
- 《 和孔密州五绝见邸家园留题 》 —— [ 宋 ] 苏轼
- 《 御史台榆、槐、竹、柏四首榆 》 —— [ 宋 ] 苏轼
- 《 谢陈季常惠一年揞巾 》 —— [ 宋 ] 苏轼
- 《 九日,寻臻阇黎,遂泛小舟至勤师院,二首 》 —— [ 宋 ] 苏轼
- 《 次韵刘贡父春日赐幡胜 》 —— [ 宋 ] 苏轼
- 《 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芽 》 —— [ 宋 ] 苏轼
- 《 次韵答刘景文左藏 》 —— [ 宋 ] 苏轼
- 《 元丰七年,有诏京东、淮南筑高丽亭馆,密、海二州,骚然有逃亡者。明年,轼过之,叹其壮丽,留一绝云 》 —— [ 宋 ] 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