涧底寒松赋

· 王勃
惟松之植,于涧之幽。 盘柯跨崄,沓柢凭流。 寓天地兮何日?沾雨露兮几秋? 见时华之屡变,知俗态之多浮。 故其磊落殊状,森梢峻节。 紫叶吟风,苍条振雪。 嗟英鉴之希遇,保贞容之未缺。 攀翠崿而神疲,指丹霄而望绝。 已矣哉! 盖用轻则资众,器宏则施寡。 信栋梁之已成,非榱桷之相假。 徒志远而心屈,遂才高而位下。 斯在物而有焉,余何为而悲者?
拼音

所属合集

#松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xiǎn):同“险”。
沓柢:众多的根。 磊落:形容胸怀坦白。 峻节:高尚的节操。 翠崿:高峻的山崖。 榱桷(cuī jué):屋椽。

翻译

只有松树的种植,在山涧的幽深之处。盘绕的树枝跨越险峻,众多的树根凭借溪流。寄身于天地之间是哪一天呢?沾染雨露又是多少个春秋呢?看见当时的繁华屡屡变化,知道世俗的情态大多浮华。所以它胸怀坦白有不同的形状,森然的树梢和高尚的节操。紫色的叶子在风中吟唱,青色的枝条在雪中振颤。叹息杰出的鉴识很少遇到,保持贞洁的容貌没有缺损。攀爬高峻的山崖而精神疲惫,指向那红色的天空而盼望断绝。罢了啊!大概是用途轻微就被众人依赖,器量宏大就施与的少。相信已经成为栋梁之材,不是屋椽所能借助的。只是志向高远却内心委屈,于是才高却地位低下。这在事物中是有的呀,我又为什么而悲伤呢?

赏析

这篇赋以涧底寒松为喻,表达了对才华出众却不得重用之人的惋惜和感慨。赋中描绘了寒松所处环境的幽深险峻,突出其独特形态和高尚节操,又述说了其不遇知音、怀才不遇之叹。“盖用轻则资众,器宏则施寡”等句既是对寒松处境的总结,也反映出社会现实的不公。全文意境深邃,笔墨灵动,在描写寒松的同时也抒发了作者自己的情感和思考,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王勃

王勃

王勃,唐代诗人。汉族,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也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齐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冠。 ► 131篇诗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