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梁传 · 郑伯克段于鄢
克者何?能也。何能也?能杀也。何以不言杀?见段之有徒众也。
段,郑伯弟也。何以知其为弟也?杀世子、母弟目君,以其目君知其为弟也。段,弟也,而弗谓弟;公子也,而弗谓公子。贬之也。段失子弟之道矣,贱段而甚郑伯也。何甚乎郑伯?甚郑伯之处心积虑成于杀也。
于鄢,远也,犹曰取之其母之怀之云尔,甚之也。
然则为郑伯者,宜奈何?缓追,逸贼,亲亲之道也。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克:战胜,此处指控制或击败。
- 能:有能力,此处指有实力。
- 杀:直接的攻击行动。
- 段:人名,郑庄公的弟弟。
- 弟:兄弟中的次子。
- 公子:古代贵族的儿子。
- 贬之也:这是对段身份的贬低。
- 处心积虑:长期精心策划。
- 成于杀:最终导致了谋杀的结局。
- 鄢:地名,在今河南省鄢陵县。
- 怀:这里引申为母亲的怀抱。
- 逸贼:逃逸的罪犯。
翻译
克是什么意思?就是能控制住。他能控制什么呢?能控制住杀戮。为什么不说直接杀了呢?是因为看出段还有追随者。
段是郑庄公的弟弟。怎么知道他是弟弟呢?因为杀害了世子(继承人)和同胞弟弟,这通常是对君主的指控,从这种指控中可以推断出他的身份是弟弟。尽管他是弟弟,但这里不直接称他为弟弟;虽然是公子,也不直接说是公子,这是对他的贬低。段失去了做弟弟应有的规矩,对段的贬低比对郑庄公的还严重。郑庄公为什么严重?因为他用心险恶,最终导致谋杀。
说到'于鄢',那是很远的地方,就像说从母亲的怀抱里夺走一样,这是进一步的贬低。
那么,作为郑庄公,应该怎么做呢?应当慢慢追赶,让逃跑的罪犯无法逃脱,这样才符合亲近亲属的原则。
赏析
这段文字描述的是《左传》中著名的"郑伯克段于鄢"的故事,讲述了郑庄公如何处理与弟弟段的矛盾冲突。通过谷梁赤的解读,我们可以看到他对郑庄公策略的批判,认为他过于残忍且不遵循亲情伦理。作者强调了亲亲之道的重要性,即对待亲人不应过于严苛,而应给予宽容和时间去解决问题。同时,这段文字也揭示了古代社会中权力斗争和家族关系的复杂性。
谷梁赤的其他作品
- 《 水龙吟 · 白莲 》 —— [ 清 ] 谷梁赤
- 《 春秋谷梁传·庄公三年 》 —— [ 秦 ] 谷梁赤
- 《 谷梁传 · 虞师晋师灭夏阳 》 —— [ 秦 ] 谷梁赤
相关推荐
- 《 好事近 · 昨夜报春来 》 —— [ 宋 ] 范成大
- 《 左传 · 子产告范宣子轻币 》 —— [ 周 ] 左丘明
- 《 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札子 》 —— [ 宋 ] 苏轼
- 《 管仲论 》 —— [ 宋 ] 苏洵
- 《 泰州海宁县主簿许君墓誌铭 》 —— [ 宋 ] 王安石
- 《 国语 · 叔向贺贫 》 —— [ 周 ] 左丘明
- 《 月上海棠 · 成都城南有蜀王旧苑,尤多梅,皆二百馀年古木 》 —— [ 宋 ] 陆游
- 《 张益州画像记 》 —— [ 宋 ] 苏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