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嘲

心宇将灭万事休,天涯无处不怨尤。 纵有先辈尝炎凉,谅无後人续春秋。
拼音

据说是汪精卫绝命诗。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心宇:指内心的世界,这里比喻人的精神或情感。
  • 灭:消失,毁灭。
  • 万事休:所有的事情都结束了,意指人生无望。
  • 天涯:极远的地方,这里比喻世间各个角落。
  • 怨尤:抱怨和责怪。
  • 先辈:前辈人物,此处可能指历史上遭受冷遇的人。
  • 炎凉:世态炎凉,人间的冷暖变化,比喻世事的无情与冷漠。
  • 谅:料想,此处表示肯定不会有。
  • 后人:指后代子孙。
  • 续春秋:继续书写历史,这里有自我承继历史重任之意。

翻译

当内心的世界即将崩溃,所有的希望都破灭时,无论在世界的哪个角落,都充满了无尽的抱怨和责怪。即使有前人曾经体验过世间的冷暖无情,也料定后世再没有人能像他们那样承载历史的重任。

赏析

这首诗是汪精卫晚年对自己政治生涯和人生选择的一种深刻反思。他以“心宇将灭”描绘出内心的绝望,对世态炎凉表达了深深的无奈和自嘲。诗中提到的“谅无後人续春秋”,既是对自己历史地位的否定,也是对后世无人能够理解和接续自己所经历的沧桑的感慨。整首诗透露出一种悲凉而孤独的情绪,反映了诗人晚年的落寞与绝望。

汪精卫

汪精卫,本名汪兆铭,字季新,号精卫,广东番禺(今广州)人。毕业于日本政法大学、辛亥革命后,又留学法国。1910年3月,谋炸清摄政王载沣,事泄被捕,被判处终身监禁。曾任国民政府常务委员会主席兼军事委员会主席、国防最高会议副主席、国民党副总裁、国民参政会议长。1938年12月潜逃越南,发表“艳电”,公开投降日本。1940年3月,在南京成立汪伪国民政府,任行政院长兼国府主席。1944年11月,病死于日本名古屋。有《双照楼诗词稿》。 ► 4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