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诗二十三首(其十二)

· 李贺
批竹初攒耳,桃花未上身。 他时须搅阵,牵去借将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批竹:形容马耳尖如批竹。马的双耳像斜削的竹筒一样竖得笔挺。 攒(cuán):聚集、凑集 。这里“攒耳”就是双耳耸立的样子。
  • 桃花:指马身上的毛色如桃花般绚丽,即桃红马,毛色像桃花的马。
  • 搅阵:言冲锋陷阵,搅动敌阵。

翻译

这匹小马刚刚竖起如批竹般尖挺的双耳,它身上还没有长出如桃花般绚丽的毛色呢。等到将来它长大了,必定能在战场上冲锋陷阵、搅乱敌阵,到那时就把它牵去借给将军作战使用。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一匹小马外形和未来潜力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人才成长的关注与期待。诗中先刻画小马初生时的模样,突出它潜在的特质。“批竹初攒耳”生动俏皮地写出了小马的稚嫩与充满生机;“桃花未上身” 又表明它尚处成长初期,但诗人的着眼点更在于它的未来,“他时须搅阵,牵去借将军”,诗人跃过眼前的稚嫩,直接展望小马未来驰骋沙场、建功立业的情景,借马以喻人,寄托了诗人渴望自己能像这匹小马一样,虽现处低位,却能得遇明主,将来一展才华、建立功勋的急切心情,也反映了诗人对自身价值的坚信以及对施展抱负的强烈追求 。在写法上由眼前之景引申至未来的抱负,体现了李贺诗作一贯的奇思妙想与深刻内涵。

李贺

李贺

李贺,唐代著名诗人,汉族,河南福昌人。字长吉,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等,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祖籍陇西,生于福昌县昌谷(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一生愁苦多病,仅做过3年从九品微官奉礼郎,因病27岁卒。李贺是中唐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又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重要人物。 ► 24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