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吕 · 最高歌带
诗磨的剔透玲珑,酒灌的痴呆懵懂。高车上纛成何用,一部笙歌断送。金波潋滟浮银瓮,翠袖殷勤捧玉锺。时一缕绿杨烟,扯一弯梨花月,卧一枕海棠风。似这般闲受用,再谁想丞相府帝王宫。
拼音
所属合集
注释
“诗磨”句:诗歌琢磨得明净灵巧。磨,琢磨。推敲。玲珑,这里作“灵巧”“生动”讲。
高车大纛:高大的车子和旗子,古时显贵者的车舆仪仗。
金波:指酒言其色如金,在杯中浮动如波。潋滟:形容水波流动。
“翠袖”句: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此用其句。翠袖:指穿着翠绿衣服的美人。玉钟:指珍贵的酒器。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剔透玲珑:形容诗文精巧细致,如同水晶般透明。
- 痴呆懵懂:形容醉酒后头脑不清醒的状态。
- 高车:华丽的大车,古代贵族出行乘坐。
- 纛(dào):古代战车上用以装饰的大型旗帜。
- 笙歌:指音乐和歌唱,常用来形容宴会或欢乐场景。
- 金波潋滟:形容酒液如金色波浪,泛着光泽。
- 银瓮(wèng):银制的酒壶或酒罐。
- 翠袖:绿色衣袖,常用来代指女子。
- 玉锺(zhōng):玉制的酒杯。
- 绿杨烟:春天杨柳絮飞舞,如烟雾般轻盈。
- 梨花月:明亮如梨花般的月光。
- 海棠风:带有海棠花香的微风。
- 闲受用:悠闲享受。
- 丞相府:古代高级官员的官邸。
- 帝王宫:皇宫,代表权力与地位的象征。
翻译
诗人的才华被磨砺得如此精致细腻,就像精心雕琢的艺术品;而醉酒后的他显得有些傻傻的,不问世事。即使乘坐着豪华的车子,挂满了华贵的旗帜,也只是为了那一曲曲的笙歌来度过时光。金黄的酒液在银制的酒壶中晃动,女子们温柔地捧着玉杯献酒。偶尔,春风中飘来一阵阵绿杨的轻烟,一轮明亮如梨花的月光照亮夜空,还有那带着海棠花香的微风轻轻拂过。这样的生活,真是悠闲自在,哪里还想得起那些丞相府和帝王宫的繁忙与尊荣。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醉生梦死、逍遥自在的画面,诗人通过对饮酒作诗、赏景享乐的描绘,展现了他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态度。他以丞相府和帝王宫的奢华生活作为对比,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权力纷争的厌倦。张养浩通过细腻的笔触,将人生的乐趣和无拘无束的生活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的闲适之美。

张养浩
张养浩,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今属山东)人,唐朝名相张九龄的弟弟张九皋的第23代孙。元代散曲家。少年知名,19岁被荐为东平学正,历官堂邑县尹、监察御史、翰林学士、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等官职。在任监察御史时,因批评时政而为权贵所忌,被免官。后复官至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后因其父年迈,无人照顾,于英宗至治二年(1322年)辞官家居,此后屡召不赴。文宗天历二年(1329年),关中大旱,特拜陕西行台中丞,办理赈灾,见饥民困苦万分,难以周济,竟为之痛哭,遂“散其家之所有”,“登车就道”,不久便积劳成疾病卒。追封滨国公,谥文忠。
► 131篇诗文
张养浩的其他作品
- 《 翠阴亭独坐寄莫俊德经历 》 —— [ 元 ] 张养浩
- 《 双调 · 折桂令 》 —— [ 元 ] 张养浩
- 《 同元复初饮许仲文别墅 》 —— [ 元 ] 张养浩
- 《 拟四季归田乐四首春 》 —— [ 元 ] 张养浩
- 《 山坡羊 · 潼关怀古 》 —— [ 元 ] 张养浩
- 《 中吕 · 红绣鞋 · 警世 》 —— [ 元 ] 张养浩
- 《 读史有感自和二首 其二 》 —— [ 元 ] 张养浩
- 《 惜鹤十首购鹤 》 —— [ 元 ] 张养浩
相关推荐
- 《 天净沙 · 秋思 》 —— [ 元 ] 马致远
- 《 双调 · 殿前欢 · 再问 》 —— [ 元 ] 王晔
- 《 中吕 · 普天乐 》 —— [ 元 ] 滕宾
- 《 仙吕 · 后庭花 》 —— [ 元 ] 吕止庵
- 《 般涉调 · 哨遍 · 看钱奴 》 —— [ 元 ] 钱霖
- 《 商调 · 金络索桂梧桐 · 咏别 》 —— [ 元 ] 高明
- 《 双调 · 雁儿落带得胜令(三首) 》 —— [ 元 ] 张养浩
- 《 双调 · 蟾宫曲 · 春情 》 —— [ 元 ] 徐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