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 · 蟾宫曲 · 送春

问东君何处天涯。落日啼鹃,流水桃花。淡淡遥山,萋萋芳草,隐隐残霞。随柳絮吹归那答,趁游丝惹在谁家。倦理琵琶,人倚秋千,月照窗纱。
拼音

所属合集

#元曲三百首

注释

“问东君”句:问春之神到遥远的何处去了。东君,春之神。 “随柳紫”二句:这是化用秦观《望海潮》“正絮翻蝶舞,芳思交加,柳下桃蹊,乱分春色到人家”的意境。 琵琶:我国民族乐器。 秋千:我国古代贵族妇女的体育游戏。相传春秋时齐桓公由北方的山戎所传入。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东君:司春之神。
  • 萋萋:形容草茂盛的样子。

翻译

问司春之神到哪里去了,在遥远的天涯。夕阳西下,杜鹃啼叫,桃花随着流水漂流。远处的山影淡淡,茂密的芳草萋萋,还有那隐约可见的残霞。那柳絮随着风要吹回到哪里呢,趁着蛛丝又会挂落在谁家呢。疲倦地不想弹琵琶,人靠在秋千上,月光照在窗纱上。

赏析

这首曲以清新淡雅的笔触描绘了春去之后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氛围。开头“问东君何处天涯”表达了对春归去的怅惘。然后通过一系列的景物描写如“落日啼鹃,流水桃花”“淡淡遥山,萋萋芳草,隐隐残霞”等,烘托出暮春景色的凄美和宁静。“随柳絮吹归那答,趁游丝惹在谁家”以巧妙的问句增添了画面的动感和诗意。最后通过人“倦理琵琶,人倚秋千,月照窗纱”的场景,衬托出送春后的慵懒与惆怅。全曲意境优美,情景交融,给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