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 先进篇 · 第十八章

· 孔子
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
拼音

所属合集

#论语

译文

高柴愚直,曾参迟钝,颛孙师偏激,仲由鲁莽。

注释

柴:高柴,字子羔,孔子学生,比孔子小30岁,公元前521年出生。 愚:旧注云:愚直之愚,指愚而耿直,不是傻的意思。 鲁:迟钝。 辟:音pì,偏,偏激,邪。 喭:音yàn,鲁莽,粗鲁,刚猛。

赏析

孔子认为,他的这些学生各有所偏,不合中行,对他们的品质和德行必须加以纠正。这一段同样表达了孔子的中庸思想。中庸是一种折衷调和思想,调和与折衷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是相对的、暂时的。孔子揭示了事物发展过程的这一状态,并概括为“中庸”,这在中国古代认识史上是有贡献的。

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东周时期鲁国陬邑(今中国山东曲阜市南辛镇)人,先祖为宋国(今河南商丘)贵族。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和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地区有深远的影响。 ► 3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