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注释
患:忧虑、怕。
人:指有教养、有知识的人,而非民。
序
《学而》是《论语》第一篇的篇名。《论语》中各篇一般都是以第一章的前二三个字作为该篇的篇名。《学而》一篇包括十六章,内容涉及诸多方面。其中重点是「吾日三省吾身」;「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礼之用,和为贵」以及仁、孝、信等道德范畴。
赏析
这段话是孔子对自己学生所传授的为人处世之道。有的解释者说,这是孔子安贫乐道、不求名位的思想。这种解释可能不妥。这不符合孔子一贯的主张。在孔子的观念中,「学而优则仕,是一种积极入世的态度。这里的潜台词是:在了解别人的过程中,也使别人了解自己。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患:忧虑、担心。}
翻译
{孔子说:“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
赏析
{这句话体现了孔子对于人际交往和自我认知的深刻见解。它强调不要总是期望别人能完全理解自己,而是应该把更多精力放在去了解他人上面。这种观点有着深远的意义,它提醒人们要保持谦逊的态度,避免过度关注自我而忽视了对他人的理解。同时,也反映出了解他人对于与人相处、和谐交往的重要性。它引导人们更加注重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通过了解他人增进相互的理解和信任,而不是一味地索求他人对自己的了解和认同。}
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东周时期鲁国陬邑(今中国山东曲阜市南辛镇)人,先祖为宋国(今河南商丘)贵族。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和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地区有深远的影响。
► 336篇诗文
孔子的其他作品
- 《 论语 · 为政篇 · 第十七章 》 —— [ 周 ] 孔子
- 《 论语 · 里仁篇 · 第八章 》 —— [ 周 ] 孔子
- 《 论语 · 里仁篇 · 第二十一章 》 —— [ 周 ] 孔子
- 《 论语 · 泰伯篇 · 第八章 》 —— [ 周 ] 孔子
- 《 论语 · 乡党篇 · 第二十章 》 —— [ 周 ] 孔子
- 《 论语 · 乡党篇 · 第十三章 》 —— [ 周 ] 孔子
- 《 论语 · 为政篇 · 第十六章 》 —— [ 周 ] 孔子
- 《 论语 · 为政篇 · 第十五章 》 —— [ 周 ] 孔子
相关推荐
- 《 论语 · 里仁篇 · 第六章 》 —— [ 周 ] 孔子
- 《 论语 · 里仁篇 · 第五章 》 —— [ 周 ] 孔子
- 《 论语 · 里仁篇 · 第七章 》 —— [ 周 ] 孔子
- 《 论语 · 为政篇 · 第十六章 》 —— [ 周 ] 孔子
- 《 论语 · 子罕篇 · 第十五章 》 —— [ 周 ] 孔子
- 《 论语 · 为政篇 · 第二十二章 》 —— [ 周 ] 孔子
- 《 论语 · 述而篇 · 第十三章 》 —— [ 周 ] 孔子
- 《 论语 · 子罕篇 · 第四章 》 —— [ 周 ] 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