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农

悠悠上古,厥初生民。 傲然自足,抱朴含真。 智巧既萌,资待靡因。 谁其赡之,实赖哲人。 哲人伊何,时为后稷。 赡之伊何,实曰播殖。 舜既躬耕,禹亦稼穑。 远若周典,八政始食。 熙熙令音,猗猗原陆。 卉木繁荣,和风清穆。 纷纷士女,趋时竞逐。 桑妇宵征,农夫野宿。 气节易过,和泽难久。 冀缺携俪,沮溺结耦。 相彼贤达,犹勤垄亩。 矧伊众庶,曳裾拱手!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宴安自逸,岁暮奚冀? 儋石不储,饥寒交至。 顾尔俦列,能不怀愧! 孔耽道德,樊须是鄙。 董乐琴书,田园不履。 若能超然,投迹高轨。 敢不敛衽,敬赞德美。
拼音

所属合集

#农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1. 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
  2. 厥(jué)初:其初,起初。
  3. 抱朴含真:保持质朴纯真的本性。朴,淳朴;真,纯真的天性 。
  4. 智巧:智谋巧诈。
  5. 资待:凭借、依赖。
  6. 靡(mǐ)因:无所凭借。靡,无;因,凭借。
  7. 赡(shàn):供给,供养。
  8. 哲人:贤明智慧的人。
  9. 伊何:是什么人。伊,语气助词。
  10. 后稷(jì):周族的始祖,善于种植各种粮食作物,曾在尧舜时代做农官。
  11. 播殖:耕种,播种繁殖。
  12. 稼穑(jià sè):泛指农业生产。稼,种植;穑,收获。
  13. 周典:周朝的典籍。
  14. 八政始食:《尚书·洪范》记载八政:“一曰食,二曰货,三曰祀,四曰司空,五曰司徒,六曰司寇,七曰宾,八曰师。”以食为首要。
  15. 熙熙:和乐的样子。
  16. 令音:美好的声音,此处可理解为美好的时光。
  17. 猗猗(yī yī):美盛的样子。
  18. :温和。
  19. 趋时:赶时令,按照农时做事。
  20. 和泽:和顺的雨水。
  21. 冀缺:春秋时晋国大夫,与其妻相敬如宾,亲自耕种。
  22. 俪(lì):配偶。
  23. 沮(jù)溺:指长沮和桀溺,春秋时的两位隐士,一起耕种。
  24. 矧(shěn):况且,何况。
  25. 众庶:普通百姓。
  26. 曳(yè)裾拱手:拖着衣襟,拱手闲站着,形容游手好闲。
  27. 匮(kuì):缺乏。
  28. 儋(dàn)石:少量的粮食。儋,同“担”,一石为十斗,两石为一担。
  29. :孔子。
  30. 耽(dān):专心一意。
  31. 樊须:孔子的学生,曾向孔子请教种庄稼和种菜的事,被孔子嗤笑。
  32. :指董仲舒,汉代大儒,专心于研究学问,号称“三年不窥园”。
  33. 衽(rèn):衣襟。敛衽,表示恭敬。

翻译

远古遥远的时代,最初诞生了人类。人们悠然自得,自给自足,保持着质朴纯真的本性。智谋巧诈的心思一旦产生,生存的凭借就没有了依托。谁来救助他们呢?实在是依靠贤明智慧的人。贤明智慧的人是谁呢?当时就是后稷。如何救助他们呢?那就是教导百姓播种种植。舜亲自耕种田地,禹也从事农业生产。远古像周朝的典籍所记载,国政以粮食生产为首要。

美好和乐的时光,原野陆地上一片美盛。花草树木繁荣生长,微风柔和清爽。男男女女纷纷出动,赶着时令竞相劳作。采桑的妇女黑夜就出发,农夫们在野外住宿。节气容易过去,和顺的雨水难以长久。冀缺带着他的妻子一同劳作,长沮和桀溺结成耦耕的伙伴。看那些贤达的人,尚且辛勤地在田亩间劳作,何况是众多的普通百姓,又怎能游手好闲呢!

百姓的生计在于勤劳,勤劳就不会匮乏。要是安闲自在贪图安逸,到了年末又有什么可指望的呢?家里储存没有一点粮食,饥饿寒冷就会接踵而至。看看你们这些人,难道不感到惭愧吗?

孔子一心专注于道德,鄙视樊须学种田种菜。董仲舒乐于琴书研究,连田园都不涉足。如果能超脱这些局限,踏上高尚的行为准则。我怎敢不恭敬地行礼,献上诚挚的赞美。

赏析

这首《劝农》诗体现了陶渊明一贯的思想主张与文学风格。诗开篇追溯上古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展现出质朴纯真、自给自足的美好愿景。随着“智巧既萌”,人们生存出现困境,引出后稷等贤哲对民众在农业生产上的引导扶持,说明农业生产对于人类生存的重要性。

诗中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耕图,“熙熙令音,猗猗原陆”渲染出春日和乐的氛围,而民众们“趋时竞逐,桑妇宵征,农夫野宿”则体现出人们顺应农时,积极劳作的情景 。接着诗人通过列举冀缺、沮溺等贤达躬身农事的例子,强调无论贤愚都应勤劳耕种。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述“民生在勤,勤则不匮”的道理,劝诫人们不要贪图安逸,否则将面临饥寒。又提及孔子鄙视樊须学农、董仲舒专注学问不顾田园等典故,进一步说明不从事生产的弊端,鼓励人们积极投入到农业劳动之中。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恳切。既描绘出了自然与劳作之美,又蕴含深刻的劝诫之意,反映出陶渊明对民生的关注、对劳动价值的重视,以及期望人们回归淳朴勤劳生活的美好愿望,具有深厚的思想内涵。

陶渊明

陶渊明

陶渊明,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人。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 1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