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庭贻宗学士道别

· 岑参
万事不可料,叹君在军中。 读书破万卷,何事来从戎。 曾逐李轻车,西征出太蒙。 荷戈月窟外,擐甲昆仑东。 两度皆破胡,朝廷轻战功。 十年只一命,万里如飘蓬。 容鬓老胡尘,衣裘脆边风。 忽来轮台下,相见披心胸。 饮酒对春草,弹棋闻夜钟。 今且还龟兹,臂上悬角弓。 平沙向旅馆,匹马随飞鸿。 孤城倚大碛,海气迎边空。 四月犹自寒,天山雪蒙蒙。 君有贤主将,何谓泣途穷。 时来整六翮,一举凌苍穹。
拼音

注释

李轻车:李广从弟李蔡,因其勇武善战,曾为轻车将军,故称。南朝宋·鲍明远《代东武吟》:「始随张校尉,占募到河源;後逐李轻车,追虏穷寒垣。」後亦以美称戍边大将。 月窟:传说月的归宿处。《汉武帝内传》:「仰上升绛庭,下遊月窟阿。」此泛指边地。 轮台:古地名。在今新疆轮台南。本仑头国 (一作轮台国),汉武帝时为李广利所灭,置使者校尉,屯田于此。 後併于龟兹。 龟兹(Qiū Cí):汉西域诸国之一,又作鸠兹、屈茨、归兹、屈支、丘兹等。位于天山南麓,治延城。民多务农,兼营畜牧、冶铸、酿酒等。有文字,擅音乐。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北庭:唐代的庭州,在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北破城子,位于天山北麓。
  • 宗学士:即宗某,学士是他的官职。
  • 从戎:投身军旅。
  • 李轻车:汉代将军李广的堂弟李蔡,曾为轻车将军。这里借指宗学士曾跟随的将领。
  • 太蒙:指西方的山。
  • 荷戈(hé gē):扛着兵器。
  • 月窟(yuè kū):泛指边远之地。
  • 擐甲(huàn jiǎ):穿上铠甲。
  • 龟兹(qiū cí):唐代安西四镇之一,在今新疆库车县一带。
  • 碛(qì):沙漠。

翻译

世事真是难以预料啊,可叹你投身在军中。你读书超过万卷,为何要来参军入伍呢?你曾经追随将军出征,向西经过太蒙山脉。在边远之地扛着兵器,在昆仑山东边穿上铠甲。两次出征都打败了胡人,但朝廷却轻视战功。十年过去了才只得到一个官职,你在万里之外就像飘飞的蓬草。容颜和双鬓被胡地的尘土所染,衣服和皮裘被边疆的寒风吹得脆弱不堪。忽然来到轮台之下,我们相见后彼此敞开心扉。对着春天的芳草饮酒,听到夜里的钟声时我们正在弹棋。如今你将要回到龟兹,手臂上还悬挂着角弓。在平坦的沙地上走向旅馆,独自一人骑着马随着飞鸿前行。一座孤城紧靠着广大的沙漠,海边的雾气迎接着边地的天空。四月了这里仍然寒冷,天山之上依旧是白雪蒙蒙。你有贤能的主将,为何要说自己走投无路呢?时机到来时整顿好翅膀,一举飞上广阔的天空。

赏析

这首诗是岑参写给宗学士的道别诗,既表达了对友人的同情和安慰,也蕴含了对朝廷对待战功态度的不满。诗中先感慨世事难料,友人虽饱读诗书却投身军旅,接着描述了友人的征战经历和所受的冷落,如“两度皆破胡,朝廷轻战功。十年只一命,万里如飘蓬”,体现了诗人对友人命运的不平。同时,诗中也描绘了边地的艰苦环境,如“容鬓老胡尘,衣裘脆边风”“四月犹自寒,天山雪蒙蒙”,烘托出一种苍凉的氛围。然而,诗的结尾又给人以希望,“时来整六翮,一举凌苍穹”,鼓励友人不要灰心,相信时机一到定能有所作为。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将对友人的关切、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期望融为一体,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岑参

岑参

岑参(cénshēn),唐代诗人,原籍南阳(今属河南新野),迁居江陵(今属湖北)。汉族,荆州江陵(湖北江陵)人,去世之时56岁,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 ► 4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