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 第八卷 · 离娄下 · 第二十七节

· 孟子
公行子有子之丧,右师往吊,入门,有进而与右师言者,有就右师之位而与右师言者。孟子不与右师言,右师不悦曰:“诸君子皆与驩言,孟子独不与驩言,是简驩也。” 孟子闻之,曰:“礼,朝廷不历位而相与言,不逾阶而相揖也。我欲行礼,子敖以我为简,不亦异乎?”
拼音

所属合集

#孟子

译文

公行子的儿子死了。右师去吊唁,进了门,有上前去和他说话的,坐定后,又有靠近他的座位和他说话的。孟子不和右师说话,右师不高兴,说:“各位君子都和我说话,唯有孟子不和我说话,这是怠慢我。” 孟子听说了,说:“礼的规矩是,在朝廷上不越过位次来交谈,不越过台阶来作揖。我要依礼而行,子敖却以为我怠慢他,不是很奇怪吗?”

注释

公行子:齐国大夫。右师:官名。其人即王欢,字子敖。 简:轻视,怠慢。 历、逾:超越,跨越。 异:奇怪。

赏析

本章写了个小故事,从中可见王子敖的狂傲,和孟子为人的一板一眼。 公行子的儿子死了,王子敖、孟子等都去吊丧。王子敖一进去,有些人便“进”“就”而与之交谈,只有孟子依旧坐着,不与王子敖说话。 王子敖认为,这说明孟子轻视他。而孟子的说法,是这样做只是依礼而行罢了,觉得王子敖的说法有点奇怪。其实从此处可以看出王子敖在孟子眼里已经是失礼的人了。孟子心里是鄙夷这种人的,只不过他没说。 “是时齐卿大夫以君命吊,各有位次。若周礼,凡有爵者之丧礼,则职丧莅其禁令,序其事,故云朝廷也。历,更涉也。位,他人之位也。右师未就位而进与之言,则右师历己之位矣;右师已就位而就与之言,则己历右师之位矣。孟子右师之位又不同阶,孟子不敢失此礼,故不与右师言也。”

孟子

孟子,名轲,或字子舆,华夏族(汉族),邹(今山东邹城市)人。他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后世追封孟子为“亚圣公”,尊称为“亚圣”,其弟子及再传弟子将孟子的言行记录成《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共同编写完成。 ► 2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