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 第八卷 · 离娄下 · 第三十二节

· 孟子
储子曰:“王使人瞷夫子,果有以异于人乎?”孟子曰:“何以异于人哉?尧舜与人同耳。”
拼音

所属合集

#孟子

译文

储子说:“大王派人来窥探先生,先生真的有跟别人不同之处吗?” 孟子说:“哪有跟别人不同的呢?尧、舜跟别人也都是一样的。”

注释

储子:齐国人。 瞷(jiàn):窥视。

赏析

孟子到了齐国,齐臣储子对他说,齐王让人悄悄地窥视您,您果有与他人不同的地方吗?大概孟子那时已经名震天下了。 孟子淡淡地说,有什么不同呢?尧、舜也和常人一样呢。 由此可知,孟子自视为尧、舜。他多次讲“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看来,他不仅自视为“名世”的贤人,而且自视为应运而生的“王者”,自视为尧、舜之类的圣人。 “瞷,窃视也。圣人亦人耳,岂有异于人哉?”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瞷(jiàn):窥视,偷看。

翻译

储子说:“齐王派人暗中观察先生,看先生果真有跟别人不同的地方吗?”孟子说:“哪有跟别人不同的地方呢?尧、舜跟一般人也一样啊。”

赏析

这段话体现了孟子对于自身以及圣贤的一种观点。孟子认为自己并没有什么特别异于常人之处,而古代的圣王尧舜也是和普通人一样的,强调了人性的共通性以及圣贤并非高不可攀、遥不可及的形象。这反映了孟子的平等观念,拉近了圣贤与普通人之间的距离。

孟子

孟子,名轲,或字子舆,华夏族(汉族),邹(今山东邹城市)人。他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后世追封孟子为“亚圣公”,尊称为“亚圣”,其弟子及再传弟子将孟子的言行记录成《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共同编写完成。 ► 2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