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 第十一卷 · 告子上 · 第二十节

· 孟子
孟子曰:“羿之教人射,必志于彀;学者亦必志于彀。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
拼音

所属合集

#孟子

译文

孟子说:“羿教人射箭,一定要让人把弓拉满;学习的人也一定要努力把弓拉满。技艺高超的木工教导人,一定要遵循规矩,学习的人也一定要遵循规矩。”

注释

彀(gòu):把弓拉满。

赏析

本章并非泛泛论学习,而亦上章让仁“长熟”之意。 无论小艺或大道,都有一定的方法;无论教者或学者,都必须依循法则,不能离开规矩准绳。射箭要射好,必奋力将弓拉满;有名的木匠教人学手艺,会一规一矩地教人。同理,想通过学习把仁发扬光大的人,也要一步一步地来,先修身、齐家,再治国、平天下。 “此章言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师舍是则无以教,弟子舍是则无以学。曲艺且然,况圣人之道乎?”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羿(yì):古代传说中善于射箭的人。
  • :立志,致力于。
  • 彀(gòu):把弓拉满。
  • 大匠:技艺高超的木工。
  • 规矩:规和矩是校正圆形和方形的两种工具,这里指准则、规范 。

翻译

孟子说:“羿教人射箭,必定致力于让学射箭的人把弓拉满;学射箭的人也一定要努力把弓拉满。技艺高超的木工教导人,必定要依据规矩(来传授技艺);学木工的人也一定要依照规矩(来学习)。”

赏析

这段话以“羿教人射”和“大匠诲人”为喻,清晰地说明了在学习过程中标准和规范的重要性。羿作为射箭高手,他要求学习者达到把弓拉满这个标准;优秀的木工师傅在教导徒弟时,也是以规矩这种固定的准则为方法 。孟子借此表明无论是学习射箭还是学习木工技艺,亦或是其他学业,学习者都要遵循一定的标准与规范,不可随意而为。这种观点对于教育者和学习者都有深刻的启示意义,教育者要有明确的传授准则和方式,学习者也要有严格遵循规范和向高标准努力的态度,体现了儒家重视原则与规范在教育领域的价值取向。

孟子

孟子,名轲,或字子舆,华夏族(汉族),邹(今山东邹城市)人。他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后世追封孟子为“亚圣公”,尊称为“亚圣”,其弟子及再传弟子将孟子的言行记录成《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共同编写完成。 ► 2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