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 第十二卷 · 告子下 · 第七节
所属合集
译文
注释
赏析
注释
无难以理解的词语需要注释。
翻译
孟子说:“五霸,是三王的罪人;如今的诸侯,是五霸的罪人;如今的大夫,是如今诸侯的罪人。天子到诸侯那里去叫巡狩,诸侯朝见天子叫述职。春天视察耕种情况,补助不足的;秋天视察收获情况,周济不够的。进入诸侯的疆界,如果土地得到开辟,田野得到治理,老人得到供养,贤人受到尊敬,有才能的人在位,那么就给予奖赏,奖赏是给土地。进入诸侯的疆界,如果土地荒废,老人被遗弃,贤人不被任用,聚敛财富的人在位,那么就给予责罚。一次不朝见,就降低他的爵位;两次不朝见,就削减他的封地;三次不朝见,就派军队去征讨。所以天子是用征讨而不是攻伐,诸侯是用攻伐而不是征讨。五霸,是聚合诸侯去攻伐其他诸侯的人,所以说:五霸是三王的罪人。五霸中,齐桓公最为强盛。在葵丘会盟诸侯,捆绑祭祀用的牲畜,把盟书放在它身上,而不举行歃血仪式。第一条盟誓说:‘诛杀不孝的人,不得擅自更换太子,不得把妾立为正妻。’第二条盟誓说:‘尊重贤人,培养人才,用来彰显有德行的人。’第三条盟誓说:‘敬重老人,爱护幼儿,不要忘记宾客和旅客。’第四条盟誓说:‘士不能世袭官职,官职之事不能兼任,选用士人一定要得当,不能擅自诛杀大夫。’第五条盟誓说:‘不要到处筑堤拦水,不要禁止粮食的流通,要有封赏不能不报告。’又说:‘凡是我们同盟的人,在结盟以后,都要恢复友好。’如今的诸侯,都触犯这五条禁令,所以说:如今的诸侯,是五霸的罪人。助长君主的恶行,罪过还算小;逢迎君主的恶行,罪过就大了。如今的大夫,都逢迎君主的恶行,所以说:如今的大夫,是如今诸侯的罪人。”
赏析
这段文字主要论述了孟子对于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人物和行为的评价。他指出五霸相对于三王是罪人,因为五霸以不恰当的方式聚合诸侯进行攻伐;如今的诸侯相比于五霸也是罪人,因他们违背了五霸时期的一些规定;而大夫们因逢迎诸侯的恶行,同样被视为罪人。孟子强调了道德规范和政治秩序的重要性,通过对历史的评判来表达他对当时社会政治状况的担忧和批判。他希望能有正确的政治行为和道德准则来引导社会,以实现社会的稳定和良好发展。这段论述体现了孟子的政治思想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孟子
孟子的其他作品
- 《 孟子 · 第八卷 · 离娄下 · 第十一节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一卷 · 梁惠王上 · 第七节 · 三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七卷 · 离娄上 · 第二十四节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十四卷 · 尽心下 · 第十八节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六卷 · 滕文公下 · 第八节 》 —— [ 周 ] 孟子
- 《 鱼我所欲也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七卷 · 离娄上 · 第四节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十二卷 · 告子下 · 第三节 》 —— [ 周 ] 孟子
相关推荐
- 《 孟子 · 第十三卷 · 尽心上 · 第三十七节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六卷 · 滕文公下 · 第五节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七卷 · 离娄上 · 第二十八节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六卷 · 滕文公下 · 第十节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十四卷 · 尽心下 · 第十九节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十三卷 · 尽心上 · 第四十二节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八卷 · 离娄下 · 第十九节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十四卷 · 尽心下 · 第三十二节 》 —— [ 周 ] 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