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 第八卷 · 离娄下 · 第十一节

· 孟子
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拼音

所属合集

#孟子

译文

孟子说:“作为大人物,说话不一定都讲信用,做事不一定非有结果不可,只看是否合乎义。”

赏析

言必信,行必果,这就是“信”。儒家常讲“仁、义、礼、智、信”,把这叫作“五常”,即五种伦常,可见“信”之重要。 但“五常”的关系并非并列关系,其中“仁”和“义”最重要。孟子认为,只要有“义”,那些大人物就可以“言不必信,行不必果”,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政治家在特定的情况下,需要通权达变,从大局考虑,不必拘泥小信。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大人:指德行高尚的人。

翻译

孟子说:“有德行的人,说话不一定句句守信,做事不一定非有结果不可,只要合乎道义就行。”

赏析

这段话体现了孟子对高尚品德之人在言行上的一种深刻理解和灵活观点。他强调真正的“大人”不是机械地坚守言语上绝对的信以及行为上绝对的成果,而是以“义”作为最高准则。这反映出孟子主张在具体情境中要有智慧和判断力地践行道德规范,不要拘泥于表面的形式,而应注重行为背后的道德实质。这种观点拓展了对道德行为的深度思考,提醒人们在复杂的现实生活中保持对道义的敏锐感知和恰当践行。

孟子

孟子,名轲,或字子舆,华夏族(汉族),邹(今山东邹城市)人。他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后世追封孟子为“亚圣公”,尊称为“亚圣”,其弟子及再传弟子将孟子的言行记录成《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共同编写完成。 ► 2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