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 第十四卷 · 尽心下 · 第二十五节

· 孟子
浩生不害问曰:“乐正子何人也?” 孟子曰:“善人也,信人也。” “何谓善?何谓信?” 曰:“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乐正子,二之中,四之下也。”
拼音

所属合集

#孟子

译文

浩生不害:姓浩生,名不害。齐国人。 浩生不害问道:“乐正子是什么样的人?” 孟子说:“是善人,是个诚信的人。” “什么叫做善?什么叫做信?” 孟子回答说:“值得人喜欢叫做善,善为自身所拥有叫做信,使之充盈实在叫做美,不但充盈实在而且能够光彩夺目地表现出来叫做大,大而又能化育万物叫做圣,圣达到不可测度的境界叫做神。乐正子是处在‘善’与‘信’两者之中,但还没达到‘美’‘大’‘圣’‘神’四者的要求。”

注释

赏析

本章品评人物。 孟子认为,像乐正子那样的人,是善人,是诚信的人。乐正子出使齐国时去看孟子。孟子问他为什么过了几天才来看自己,乐正子就老老实实地说,因为找馆驿。虽然挨了孟子的批评,但还是实话实说。孟子说他是诚信的人,恐怕是事实。鲁国有小人不让鲁平公去看望孟子,乐正子知道孟子是个圣人,劝平公去看望孟子。说乐正子是个善人,大概也是事实。 但孟子对乐正子的评价,是很有分寸的。他认为,乐正子介于“善”于“信”二者之间,但处在“美”“大”“圣”“神”四者之下。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浩生不害:人名。
  • 乐正子:人名。

翻译

浩生不害问道:“乐正子是怎样的人?”孟子说:“是善人,是诚信的人。”“什么叫善?什么叫诚信?”孟子说:“值得喜欢的叫善,自己确实拥有善就叫诚信,使善充实就叫美,使善充实并且能发出光辉就叫大,使光辉广大能够化育万物就叫圣,圣到人们不能完全知晓就叫神。乐正子是在善和诚信二者之中,在美、大、圣、神四者之下。”

赏析

这段文字体现了孟子对于道德境界的一种层层深入的理解和阐述。他通过对“善”“信”“美”“大”“圣”“神”等不同层次的定义,构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道德体系。在这里,孟子不仅对乐正子进行了评价,也为人们展示了道德追求的不同高度和目标。这种对道德境界的细致划分和深入探讨,对于理解儒家的道德观念和人生追求具有重要意义。它启示人们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向着更高的境界迈进。同时,这种对道德境界的丰富阐释也反映出儒家思想的深刻性和全面性。

孟子

孟子,名轲,或字子舆,华夏族(汉族),邹(今山东邹城市)人。他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后世追封孟子为“亚圣公”,尊称为“亚圣”,其弟子及再传弟子将孟子的言行记录成《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共同编写完成。 ► 271篇诗文